关茂盛吃了一惊:“咋啦?不喜欢住在榆树村啊?”
搬家啊,说实话,他很是不舍啊!
毕竟,这里是他生长的地方,而且家里的宅子,才新建没有几年呢!这就搬走,好可惜啊!
关山却点头:“好,竹子的提议很好!”
关茂盛满脸的惊讶:“小山啊,你知道你在说啥不?搬家,哪里是那么容易的事情?就不说,你爷爷奶奶,是不是会同意了?”
父母在,不远游。更何况,还是搬家,搬出榆树村啊!不说别的,就他那大哥大嫂,肯定是不会乐意的。他家搬走了,竹子的爷爷奶奶日后有个头疼脑热的,不就少了一家人去侍候么?
如今他们三房住在村子里,二老但凡有个头疼脑热的,孩子娘都会煮了鸡汤跟别的好吃的东西,让孩子送去给二老吃。孩子娘,在娘身体不舒坦的时候,也没少侍候在床前。
反而,大嫂啥事都不管,把二老的衣服鞋袜,都扔给孩子娘以及二嫂去洗。
关山不以为然:“这一次,把爷爷奶奶一起带过去!可以的话,鼓动二伯等其余六户人家,一起都搬去田庄。人多了,这样的话,也好有个照应!”
关茂盛听得眼睛一亮:“好啊,这个主意好!这样的话,就没啥太多的不舍了!”
爹娘跟二哥一家,都一起搬过去,正好可以摆脱老是找麻烦的大哥一家。搬去了田庄,他也可以好好尽孝,让爹娘安享晚年。不用一大把的年纪了,还要干那么多的活,吃的差不说,住的房间低矮又潮湿。
余小霞也非常赞同:“嗯,带爹娘一起去田庄,离大哥家远一点,这是好事,我十分的赞同!”
那个大嫂,她真是一点都不想再容忍了!
还有大嫂家的几个孩子,懂礼貌讲道理的,也就只有一个。其余的几个,早几年见了她的面,连声婶子都不肯叫。也就是家里挣钱了,那几个才肯开口叫她一声婶子。后来,关山考上秀才了,这家人见了她,一个个的,都热乎的不行,一幅想要巴结她的样子。
不过,也就是在嘴巴上热情一点,落到实处的事情,一点都不肯付出行动。就比如,照顾生病的公公婆婆,大嫂跟她的几个孩子,就站的远远的,一点也不肯粘手。
就连孩子的大伯,其实也是个不咋地的。
打着憨厚老实,怕婆娘的幌子,每次都由着自己的婆娘,还有儿女们,作践别的人,他自己一幅没有办法的样子,在一边装怂,装无可奈何,装焦急。
最多是干巴巴的劝说几句,却并没有拿出实际的行动来阻拦,就连严厉的呵斥几句都没有。甚至,有的时候,干脆躲到外面去,来个“眼不见不烦”----不,确切的说,是来个“眼不见,不用担责任,不用担骂名”。
恶人,都由着自己的婆娘,跟“不懂事”的孩子去做了。
竹子说,她最讨厌,其实不是大伯母,而是大伯这样的人!大伯这样的人,不是好人,却又不是什么恶人,让你对他没有办法。想要骂他,指责他,都不知道该说啥好。
反而是大伯母,每次这女人撒泼的时候,你好歹还可以痛痛快快的,骂她一顿。甚至,还可以跟她对打。
出了那一口恶气,心里总会舒坦一点。
没得跟大伯那样的人,只会恶心人,却让人没法痛快的出气。这种人,最是虚伪,也最是不招人待见了。
对于搬家,余小霞那是举双手赞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