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书轩www.hbcjlp.com

繁体版 简体版
聚书轩 > 仙侠小说 > 千门卷 > 第115章 隐形的“手”

第115章 隐形的“手”(1 / 2)

 推荐阅读: 瓦:什么是究极天赋怪! 大神驾到 篡清,从凤台县城开始 惊爆!腰软圣女众美男俘获手札 快穿之宿主他又在填坑了 巅峰对决千古玩帝之终极较量 规则怪谈:我的天赋可以无限进化 四合院之这货有点彪 末世一起重生,系统我谢谢你! 乱世逍遥
最新网址:www.hbcjlp.com

今日的阳光似乎要比往日里温和了许多,天气算不上热,但卓飞的额头却已沁出了汗珠,也不知是冷汗还是热汗。

卓飞缓缓放下茶杯,脸上的笑容仿佛是勉强挤出来的,道:“此茶鲜爽甘醇,贤侄,请尝尝看。”

苏佩清端起茶杯先闻了闻,立刻便有茶香气扑鼻而入,沁人肺腑,接着他又轻轻浅啜了一口,只觉味道鲜美,甘醇爽口,不禁赞道:“好茶,西湖龙井果然盛名非虚。”

卓飞款款起身,而后望向窗外远处的大通宝钱庄,沉吟了少顷,含笑道:“贤侄,你可知此乃何处?”

苏佩清道:“卓叔,以前这里是‘太平楼’的权力中心‘牡丹楼’,据说上官楼很喜欢呆在这里。”

卓飞却皱了皱眉,苦笑道:“贤侄,你所言不错。”

苏佩清沉吟道:“上官楼既是朝廷的人,那么‘太平楼’便也是朝廷组织,想必这里真正的主人应该是朝廷。”

卓飞笑道:“贤侄,你很聪明。”

他顿了顿,竟曼声吟道:“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贤侄,我不太喜欢‘太平楼’这个名字,总感觉俗了一些,你觉得这里该换个怎样的名字才好?”

苏佩清沉吟了只约莫一炷香的时间,遂笑道:“小侄觉得‘听雨楼’这个名字倒不错,不知卓叔意下如何?”

卓飞抚掌笑道:“小楼一夜听春雨......‘听雨楼’......妙,妙,贤侄果真是聪慧绝伦,令人钦佩!”

苏佩清笑道:“卓叔,您谬赞了!”

他放下茶杯,一双深邃的眸中已泛起了光泽,接着道:“卓叔,请恕小侄直言,您约小侄来此,可是还有什么重要之事?”

卓飞却面有难色,犹疑道:“嗯。”

苏佩清笑道:“卓叔,您但说无妨,小侄洗耳恭听。”

卓飞沉吟少顷,却转变了话锋,竟问道:“佩清贤侄,想必你也知晓那‘千门卷’的来历吧?”

苏佩清思忖良久,终于缓缓说道:“据说‘千门卷’乃战国时期一位叫李秋道的嗜武高手经三十年时间撰写而成,后来李秋道之孙李妙兵贪图荣华富贵,遂将‘千门卷’献给了秦国丞相李斯。在秦国一统天下后,秦始皇嬴政又将一笔巨大的财富也隐在了‘千门卷’之中,后来随着秦帝国分崩离析,‘千门卷’也因此不知所踪。”

听到此处,卓飞不禁截口道:“贤侄,你所言不错。”

苏佩清继续道:“当年李斯虽死,却留下了一部记录‘千门卷’下落的竹简,直到唐开元年间,这部竹简再次现世,竟落入了一代剑器名家公孙大娘之手。后来,为了不让竹简落入歹人手里祸乱天下,公孙大娘遂将‘千门卷’的秘密写在锦帕,藏于一对金环之中,而这对金环则由她最喜爱、最信任的大弟子诸葛雪负责保管。后来诸葛雪的后人,也就是诸葛江的曾祖母怕‘日月金环’落入心术不正的人手里为祸天下,便又打造了一对雄金环,将锦帕分而藏之,最终,雌金环入了江湖,雄金环则进了庙堂。后面发生的事,想必卓叔也很清楚。”

卓飞果然点了点头,双眉微扬,笑道:“‘千门卷’现已到了陛下手里,不过,当日若非贤侄拱手相让,王动又怎会轻易得到此物?贤侄,这里也有你的一份大功劳。”

苏佩清先是一怔,心底旋即竟又升起一股寒意,过了许久,终于徐徐道:“那个时候,我就知道了王动的真实身份。”

听起来卓飞与苏佩清的这两句对话没有什么关系。若是有不知内情的第三人听到苏佩清所言,一定会觉得奇怪。

但若这个第三人知道了此事的内情,一定又会觉得苏佩清所言很明智。

那日,苏佩清之所以主动放弃了千辛万苦找寻的“千门卷”,就是因为王动是周帝之人。若非如此,苏佩清怎会将如此重要之物拱手相让与“西北秦门”的王总管?

倘若放在以前,苏佩清绝不相信王动会将自己如何得到“千门卷”的真实情况告诉周帝,但现在,他却一点也不觉得奇怪了。因为王动要的并不是周帝的器重,而是周帝的江山。

苏佩清实在没想到王动的心机竟会如此之深。

他现在终于明白,王动临死前脸上为何会出现那种诡谲的冷笑。

“我死了,苏佩清,你也活不了......”

对于苏佩清的回答,卓飞觉得很满意,他笑道:“王动奉陛下之命进入‘西北秦门’,不仅奉命设计杀了秦中原父子,坐上了‘秦门’门主之位,而且还挑起了江湖三股最强势力的争斗,想必这些贤侄也一定能想得到吧?”

苏佩清坦然地笑道:“小侄不仅亲眼目睹王动杀了秦中原,也见到了王动手里的‘银龙秘符’。”

卓飞不禁怔了怔,眸中却有了钦佩之色,马上又笑道:“贤侄,你能坦言相告,这很了不起。”

苏佩清道:“卓叔,您过奖了。”

卓飞忽然起身又走到窗前,眺望着远方苍穹飘动的一朵白云,眸中那敏锐的光芒却在渐渐褪去,他似乎在回忆着什么,过了良久,终于道:“贤侄,你可还记得......那年,景泰十年秋,西北‘新夏国’被北燕所灭;四年之后,也就是景泰十四年,北燕越境突袭了咱们大周北部边境十二城,掠夺了财物人口无数;景泰十六年,南楚侵扰咱们沿海;景泰十七年,就连一向俯首称臣的关外附属国前秦,也公然起兵背反朝廷。”

苏佩清皱了皱眉,不禁喟然叹息道:“是啊!外患不断,边境民不聊生。”

卓飞也敛额道:“可是值此多事之秋,屋漏偏逢连夜雨,江湖纷争又起,不断损耗着咱们大周国的气运,在此内忧外患之际,朝廷只能攘外安内,而攘外必先安内,贤侄,这个道理你可明白?”

苏佩清遂点了点头,沉吟道:“江湖上两股最强的势力‘财神’集团与‘西北秦门’不断流血争斗,可他们谁也无法消灭谁,这样的消耗必然是持久的。只有令这两股势力彻底消失,才可令江湖平静,减少大周国内部的损耗。”

卓飞重重地叹了口气,道:“贤侄所言甚是,这两股势力的消失就像一副‘药引子’,只有这样,才可医治好大周国多年的‘顽疾’,倘若大周国病入膏肓,这片江湖岂能置身事外?”

苏佩清默然良久,黯然叹息道:“难道再没有其他法子,非要令江湖这样流血吗?如此损耗的岂非也是咱们大周国的力量?”

卓飞又叹了口气,这口气叹得比方才那口气更重了一些,道:“因为人心太难捉摸了,我们只能想法子引起他们的争斗,而后在不知不觉中将其扼杀于摇篮里,倘若一旦放任其坐大,争斗不断,后果势必将不堪设想。”

苏佩清不置可否,却道:“现在陛下的目的已达到了?”

卓飞迟疑了一会儿,苦笑道:“基本还算周全。”

苏佩清剑眉微皱,问道:“‘财神’集团被灭、‘蜀中唐门’被毁,‘太平楼’的背后是朝廷,而‘西北秦门’虽勉强‘活着’,小侄想现在也已在朝廷的掌控之下?”

卓飞道:“是的。”

过了片刻,苏佩清竟忽然盯着卓飞的脸,目光赫然也变了,变得甚是凛冽,声音也跟着严厉了起来,道:“那‘蜀中唐门’呢?他们从不涉足江湖之事,这个陛下也是知晓的!”

卓飞却故意避开了苏佩清的目光,又端起茶杯啜了口茶,面上不禁泛起了惋惜之色,叹息道:“昔年南楚爆发‘七王之乱’,而当时,忠王马忠声就是依仗着‘蜀中唐门’的力量相继灭掉了其他六王而最终称帝,成为南方霸主,此事贤侄可还记得?”

苏佩清的心开始往下沉,过了俄顷,他眉心攒紧,黯然叹息道:“是啊!有些‘东西’眼下看着是对的、有利的,殊不知已为后面的人生时光埋下了巨大的隐患......没想到,陛下对此事竟也一直耿耿于怀。”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