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人看着唐德春,听到他说起正因为害怕更应该反抗的话后,不由得都紧紧攥住手里刀柄。
“我去蜀山进宗门,也不是因为我天生勇敢,而是我天生怯懦。所以,我才会有变强之心,向道之志。
每次出拳,每次抽刀,都是我向怯懦的自己宣战……”
却说此时的临时露营地北边山沟里,两大两小四头巨熊正静静地坐在地上,它们透过杂草看着四人牵着驮重的马走过去后,当即起身向沟外慢步走来……
熊家婆正在用熊语规劝自家大孙子:“乖孙,我们还是回去吧,跟到人走,你没有好日子过的。”
“不,要回你回,跟着唐哥每天吃得有盐有味的,回不去了,永远回不去了。”被唐德春捕捉过的大熊道。
“妹子,算了吧,我看罴娃们跟到那个小道说不定能再创我熊族辉煌呢!”熊家公劝道。
它作为生活在蜀山治下地域的熊族,和蜀山世代比邻而居,双方虽谈不上友好,但也没有什么冲突……偶尔有头狗熊去了人族村寨,也基本上都是撵走就是,双方基本很少发生流血事件。
所以它作为开智的灵兽还是愿意和人族共存的。
“我们熊族有过辉煌吗?咹!”熊家婆怒道。
“咋个没得?当年我熊族先辈可是和鲧王禹王治过水的,这巴山蜀水、九州大地,鲧禹二王所至之处,俱留我熊族先贤之名。
汉书—武帝记载:禹治洪水,通轩辕山,化为熊……”
“算了吧,人家记的是禹王化熊,跟我们熊族有啥关系?”熊家婆见大兄引经据典,没来由的情绪上头,打断了熊家公的话。
“这个妹儿你就没有我搞得醒活(蜀语,清楚之意)了。”熊家公辩白道:“禹王乃黄帝五世孙,按照人族自称龙族传人的尿性,他们变身不应该化龙吗?为什么有更强大的龙神之身不化,却要化熊?”
见熊家婆把视线投来,又不说话,他便自问自答:“那是因为我发现了人族一个习惯,他们史官在记录人皇功绩时,喜欢把人皇手下所有功绩集于人皇一身。
明明某件事是在人皇号令下完成的,有时史官便直接记载为他做的。
所以,我有理由相信,当年通轩辕山的是我那在禹王帐下听令的熊族先辈熊罴,”熊家公说到这里,眼里流露出追思慕远的神色,像极了人族老学究。
“大兄,就算你说得对,但要我家大孙被人役使,我心头还是不胎害的,”熊家婆道。不过脸色稍霁。
“这两孩子大了,它们有自己的选择,你今天把熊大带回家,它也终将离开熊族,到那时你怎么办?难道拿根绳子把它拴在你腰上吗?”等了几息,见自家老妹儿没有说话,知道它已经动摇,便又说道:“我熊族族规,成年男罴必须离族闯荡,否则死!你们黑熊沟的熊王能允许它活下去?
再说了,我昨晚上说过的,那小道宅心仁厚,把那珍贵的大黑天蜂王浆给它们两个吃,说句不好听的话,我还是小时候父上吃的时候在边边上闻了闻而已,就那样还挨了父上一耳巴子呢!”
“也是,这件事我也记得,当时族里为了那窝大黑天蜂蜜,可是出了死伤的,父上的大脸整整肿了一圈。”熊家婆也回忆起儿时光景,不过话题却跑偏了。
“所以,你家孙子我家孙女二罴娃儿要回那小道身边我看就由得它们去,我们跟去也给那小道一点好处,拜托他好好照顾一下咱家乖孙,想必不难?!”熊家公道,“再说,那蜀山之上,我熊族有不少跟着人族修士的,不求它们看顾一二,至少说明我熊族在蜀山宗门里不孤单更不是异类。”
两小熊听到现在“嗯嗯”连声,表示赞同,心里想着“舅公(爷爷)说得好有道理!”
“我们有啥好处给的?”熊家婆道。
“我妖族有啥?除了心头血,还有啥是人家修士看得上的?”熊家公道。
“我有点儿舍不得,”熊家婆道。
“有啥舍不得的,我们自家后辈,天生自带,只等着哪天觉醒罢了。我们自己则都有死的时候,到时候化为一捧尘土灰飞烟灭。
再说分出一滴结个善缘,对我们也没啥子损失,再修回来就是,”熊家公道。
“好吧,说不过你,”熊家婆道。
“我晓得你还不服气,但你想想,为什么你我皆身怀异能而没有修士来夺?”熊家公又道。
看自家老妹儿不解眼神,它只好自问自答:“还是因为这巴蜀之地有蜀山这样的宗门主持公道,你看那龙门山架之外的崇山峻岭中的妖族就没有这样的待遇了,人族修士现在已经把进去剥夺妖族妖丹、精血当成了基本历练。”
“而我们就因为生活在人族治下,便能保证基本的安全。”
“也活该人族会遭受几十年一次的兽潮冲击。”熊家婆道,语气里有种大仇得报的爽感。不是它与人族有仇,而是它与蜀山治外的妖族有共情而已。
“也不能那样说,大潮来时,我们也在它们的冲击下……”
这边唐德春见队伍收拾停当,正要命令开拔,突然感应到来时路上有蛮兽气息袭来……很熟悉啊!
没有杀意,看来宗门的威慑力不小。于是,命令队伍散开稍息。
片刻后,两大两小巨熊出现在视野中。
唐德春趋前几步,抱拳一礼道:“两位前辈还有何事指教?”
熊家公没有拐弯抹角,直白道:“我家这孙子女今天一早醒来后,闹着要回小道兄身边,我们拗不过,只得亲自送来,还望小道兄给个承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