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宗皇帝挑眉,看着林若,哼笑一声:“你都把朕从宫里匡出来了,怎么会不作数?不过,你就这么笃定,你会赢吗?”
林若笑眼弯弯:“皇上,您要是不来,我还没把握。您这一屈尊出宫,亲临摘星楼,那这赌啊,我可是赢定了!”
明宗皇帝仍是心存几分疑虑:“是吗?”
林若自信满满地点了点头:“皇上,您就瞧好儿吧!这丹州的矿山,一定会归我的!”
明宗皇帝看着成竹在胸的林若,注意力转向了屏风之外,太子已经完成了他的慷慨陈词,黎焰也布置好了一切,对着竞拍台前拿着小铜锤的摘星楼掌柜杨琢点头示意,竞拍开始。这一批参与竞拍的豪绅富商,此刻一个个都跟打了鸡血似的,跃跃欲试,时刻准备叫价。
看这情形——说不定,当真是林若能赌赢。
明宗皇帝和林若之间的赌约其实很简单,如果今日最后的成交竞价超过一千万两,那么就是林若赢,明宗皇帝要下旨,将丹州附近的两座铜矿和一座铁矿交由林家来开采;如果不是,那么林若便补齐最后成交价格与一千万两之间的差价。
经过去岁的风花雪花魁选,如今江南的粮食有不少握在林若手中,以林若的脾性为人,届时收粮,必然不会压价,而是以核定的官价收粮,有她坐镇,江南的其他粮商也很难做出压价行为,你压了价,那就收不到粮,就等于拱手把江南的粮食生意拱手相让。所以,领了青苗款的农户只要勤实耕作,还清贷息基本上是不成问题的,甚至还能激励他们努力耕作增产,为自己积累盈余。
但即便如此,想要最后的竞拍成交价超过一千万两,着实有些强人所难。
要知道,按照户部的估算,每年正月三十日以前贷请夏料,五月三十日以前贷请秋料,夏料和秋料分别于五月和十月随二税偿还,各收息二分。预计夏料、秋料所要贷出的青苗款,在千万两以上。这么一来,一年的贷息收入差不多在数百万左右。这一次竞拍的青苗款拨发权,只有五年,也就是说,如果花一千万两甚至更多来竞价这项权利,届时的收益实在寥寥。当然,不否认其中有眼光长远的,毕竟太子方才也说了,如果这五年做得好,那么之后便能再做五年,再做五年。但是,这么庞大的银钱,投到别的生意里,也未必没有这样的回报,所以最后的竞价能否超过一千万两,户部官吏商议之后都觉不太可能。
但是这个赌,明宗皇帝应下了。
理由很简单,因为这个赌,他怎么都不亏,但是林若却是盈亏各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