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说曲莲漾是她的亲妹妹,但对方任性妄为,她帮着对方隐瞒,将曲家从中摘了出来,已是仁至义尽。
为了皇家的赫赫威仪,为了曲家的荣华安定,她有太多的身不由己。
直到,那支乌木发簪重新出现在眼前。
其实,即便是拒绝林鸢儿的要求,不为金陵林家洗刷冤情,她也能狠下心来。但她没有。因为,同样的乌木发簪,她也有一支。
那是她们的母亲,当时的镇南候夫人,在她们出发去京城之前,亲手交给她们的。
一支刻着“漾”,一支刻着“滢”。
临行之前,母亲告诫她们要姐妹同心的谆谆教诲,有犹在耳。
握着那支乌木发簪的时候,才成为皇太后不久的曲莲滢,迟疑了。
连贵为皇帝的儿子都不知道的秘密,就这样被林鸢儿撕开,重新呈现在她的面前。
在得知了曲莲漾与林敬栩的颠沛流离、尤其是曲莲漾在得知金陵林家之事后,惊惧之下,第一个孩子在怀中夭折,作为姐姐,曲莲滢也有不忍。
林敬栩和曲莲漾,为了追求他们想要的感情,都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家破人亡,求告无门,最后郁郁寡欢的林敬栩英年早逝,曲莲漾悲痛悔恨之下,带着乌木发簪和一双儿女,来到京城,想要找已是皇后的姐姐为林家伸冤。
但曲莲漾最终没有如愿,在病痛和哀伤中去世。为林家伸冤的责任,便落到了长女林鸢儿身上。
金陵,回不去了;京城,想要留下来,对于两个孩子来说,极其艰难。
好在苍天不负苦心人,林鸢儿终于进了宫,又救驾有功,与太后相认,但这“幸”,只是对于林鸢儿和林谦而言的,对于太后来说,这是“灾”,是“难”,是有可能让曲家、皇家都为曲莲漾的任性而埋单的灾难!
最后,皇太后还是选择帮助金陵林家伸冤,这份恩情,不可谓不大!
但林鸢儿和林谦要承受的代价,也是极其之重的。
其一,林鸢儿和林谦必须发下毒誓,此事到此为止,绝不能再多一人知晓林柳氏的真实身份,包括皇上,否则便是灭族之灾;其二,林谦不得走仕途,子不得娶官宦之女,女不得嫁官宦之子;其三,林家必须世代维护、保护曲家之人,绝不食言。
至于其他的,诸如不得离京之类的小事,不足一提。
只是后来,或许是因为当了太久的皇太后,没有了那么多的勾心斗角,多了些与孩子们之间的天伦之乐,曲莲滢的心也慢慢地柔软了起来。那年林若的以意外的方式出现在眼前,让曲莲滢想起从前在南境时无忧无虑的孩提时光。
尤其,林若小时候的模样,真的很像孩提时候的曲莲漾,当然,现在的模样也还有七分相像,但性子更为相似——看似乖巧温和,其实倔强地很,特别是耍小性子的时候。
这里要特别说明一点,虽然明宗皇帝和皇太后之所以偏爱林若,都是因为爱屋及乌,但这作为缘由的“屋”,却并不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