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回:“谢谢,要大大们支持。”
回丫《四十不惑》是这么说的:“保持第一啊,虽然我没看,但是是咱群的,属于内部。”
还有一些,支持鼓励的,就不看了。
老三问,我活这么老小了,不知道什么是公平,咱们两个,聊一聊。
老三是个老秀才,我是个小秀才,就跟他聊的深了一点。
我说:“公平,也叫公正,是人类几千年的梦想。然而长期以来,他似乎主要存在于“桃花源”、《乌托邦》、《太阳城》这样的美好幻想之中。有时候,公正会突?破重重阻力,局部、暂时地走进社会现实。但更多的情况下,是被现实无情地推入理想。就这样,公正永远在理想与现实之间徘徊。”
“论说公正的内涵及合理性、重要性,相对来说比较容易。可把公正付?诸实际,化为社会生活的一项基本原则,是非常困难的。难在何处?我认?为主要有三点,一是自然差异造成的基础不平等,二是不同群体的利益冲?突,三是弱势与强势人群的权力悬殊。这三种现象并非理论假设或虚拟幻?象,而是人类进入文明社会以来一直存在的客观事实。这些社会现象不可?能从根本上消除,只能从形式和程度上加以改变。有这样三座大山横亘在?公正的理想与现实之间,追求公正就如同追寻地平线一样,需要无止境的?努力。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与西绪福推巨石上山一样,带有崇高和悲剧的意味。”
公正遭遇反对的强弱取决于三个因素:
第一,这一公正举措的合理性?与可行性如何。“公正”这个概念在学理上被天然赋予了合理性,公正的就是合理的。但任何具体的公正举措由于受到决策者立场和认识的局限,并不都具有天然合理性,即使合理也不一定可行。凡是合理可行的公正举措,反对的力量小,不合理、不可行的必然反对力大。
第二,公正举措的?利益受损对象多少、受损程度大小。如果公正举措的受损对象少,且利益?只受轻微损害,那反对的力量就小。公正举措如果严重损害了一大批人的?利益,就会引发众怒,激起强烈的反抗。林肯下令解放黑奴,触犯了南方?奴隶主的根本利益,引发了美国的南北战争。我国在上世纪50年代初颁布婚姻法,规定男女平等,取消一夫多妻制,实行一夫一妻制。这个举措只在某种程度上损害了为数不多的一夫多妻者的利益,受损对象很少,所以没有遇到什么大的阻力。
第三,受损对象的能量大小。有些公正举措的利?益受损对象人数可能不多,但能量很大,会产生强大的反对力量。
当资产?阶级的民主政治要取代封建的君主专制制度时,利益受损的只是极少数君主与贵族,但他们掌握政权、军队、警察等暴力工具,会激烈地反对变?革,结果引起了大规模的战争、暴力革命,使全社会付出惨重代价。
在经?济发展、市场竞争中,任代表新产业、新技术发展趋势的政策和技术标?准出台,都会损害落后地区、落后企业的利益,使它们面临兼并、破产。?但这些受损对象能量很小,通常不会形成什么大的反对力量。
人类社会不同群体之间的利益冲突是永恒存在的,所以任何具体的公?正举措永远会遇到利益受损群体的反对。
自古以来,总有许多良知尚存的知识分子关注着弱势群体的生存危?机,和弱势群体一起呼吁社会公正,努力把社会公正推向现实。而强势群?体总是千方百计把社会公正推向过去或未来的理想世界中,把公正化为空?谈或文字上、形式上的东西,不让它成为现实。公正像钟摆一样,还要在?理想与现实之间徘徊下去。
老三说,你说的太好了,我什么也没听懂。
我说,有些话大家都说,说得人也不一定懂!呵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