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晓声答:“怕一种平凡的东西。”
朋友追问:“究竟是什么?”
梁晓声说:“就是平凡之人的人生本身。”
朋友无比惊讶:“太不可理解了,我们大多数美国人都挺愿意做平凡人,过平凡的日子,走完平凡的一生。你们真的认为平凡不好到应该与可怕的东西归在一起么?”
可不是吗?
我们不怕死,只怕平凡。
这是我们的祖传,苏秦去秦国谋求发展,钱花完了,皮大衣也穿坏了。没办法,把随身物品,能卖的都卖了。自己背着行囊,就像李典三一样,狼狈而归。
他爸爸和他妈妈,男女混合双骂。他的老婆很忙,在织布,下不了织机,还好,不是在玩手机。要是因玩手机而不见他,那他更没面子。苏秦饿呀!向他亲爱的嫂嫂要口饭吃,他嫂嫂说,兄弟呀!没有柴呀,我怎么给你煮饭呢?
有人写了一首诗:
富贵路人成骨肉,
贫穷骨肉亦路人。
试看小苏衣服破,
爹娘嫂妻都不亲。
后来,苏哥发达了,成了几个国家的*****,还掌管着军队。
路过洛阳,各诸侯国领导人,派出特使,都送送这哥们儿。仪仗齐整,声势浩大,前呼后拥。几十里路上,都是哥哥的车队,比国王都牛叉。
苏秦的妈妈,这下成了亲妈。拄着拐棍儿,啧啧啧的惊叹不停,向旁人炫耀,这就是我儿子。
他的那个没柴烧火的嫂子,下不了机的老婆,还有两个弟弟,跪在路旁,看都不敢看他一眼。
苏秦坐在车上,问他的嫂嫂,“亲爱的嫂嫂,你以前不给我煮饭,现在又为什么跪在这里呢?”
嫂子说:“好兄弟了,那时候你什么人,现在你什么人?那时候你穷得穿个破皮衣,现在你多有钱。不服不行啊!不跪不可以。”
爸爸的一锄把,打在了李典三的屁股上。却一下子,把小伙子的脑袋打清醒了。放下了沉重的心理负担,他活了过来。
李典三把毡被圪卷子,放在小坑上。拿马勺,在水瓮上,舀得喝了半勺子冷水。这下脑子更清醒了,生活就摆在了他的面前。
刚才挨了一锄把,老头子让下午锄地。那就先锄地,有事锄地时再想。
饭还没有熟,他又走了太长的路,给老太太说,“妈,我先睡一觉,饭熟了叫我,吃罢饭,跟我爸爸锄地个也。”
在李典三的记忆中,那个下午他睡得最沉。一直到晚上掌灯时分,妈妈才把他叫醒,“你就睡了一后晌?饭也没吃?”
爹还是一声不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