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粹主义与经济民族主义的兴起,正在侵蚀着各国之间政治互信的基础(迟注:这是一个不好的消息,哲学家赵鑫珊说他想做一个世界公民,他肯定不希望有这样的事情发生。)
(迟注:这中间,还有下边,裁掉一些专家的看法,我很尊重他们的意见,我已经摘到我的文档里,如果想看的话,可以私下找我,也可以上网搜。)
经济(迟注:经济问题,我不是很懂,只想说一些自己的想法和期望。)
经济全球化持续发展,世界经济格局深刻演变(迟注:世界一体化,经济先行?)
●尽管国际金融危机已经过去10年,但对全球经济走势的影响远未消失(迟注:金融危机,人为的?还是自然形成的?可不可以回避?有没有规律可循?有没有办法解决?如果全球只有统一的一个国家,一个中央政府,一个央行,会不会有这个问题?)
●以中国和印度为代表的新兴市场国家将成为经济全球化的主要驱动者(迟注:亚洲国家,有没有像欧洲那样,组个亚盟?亚洲一体化什么的?)
●国际货币体系多元化或去美元化获得新动力,是值得关注的“苗头”现象(迟注:美元,它是人类的福,还是人类的祸?或者说,什么时候是福,什么时候是祸?还是从头到脚,从始至终,都是祸?)
●经济全球化不应让任何一个国家或地区掉队,这是克服当前政治反弹的需要(迟注:这是一个经济公平的问题。)
安全(迟注:如果有一天,诚如灵碧先生所言,有“世界人民民主共和国”的建立,安全就是一个内政问题,很好解决。)
国际环境总体稳定,国际安全挑战错综复杂(迟注:复杂的背后肯定有某些简单的因素,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是一种美。)
●对多边主义及相关国际机制的破坏是许多地缘冲突加剧的根本原因(迟注:天下定于一。)
●网络安全问题日益成为国际焦点,但尚未形成规范网络空间的国际规则(迟注:网络使世界越来越小,而国际使事件越来越大,界,边界,国界,是个问题。)
●在面对诸多冲突威胁时,希望独存一片“和平绿洲”的想法是不现实的(迟注:世界是一体的,要解决问题,根本上就是要从根本上解决。)
●任由多年努力才得以建立的战略稳定框架被推翻,将带来战略风险(迟注:稳中有变,动态平衡,需要有高手把握。)
(本报记者李应齐、杨迅、王如君、吴刚、王慧、吴乐珺、胡泽曦、葛文博、林芮采访整理)
本版统筹:王新萍牟宗琮罗春华
版式设计:蔡华伟
(来源:人民日报)
国际上的大事好解决,因为旁观者清嘛!我的就业问题难解决,因为没关系,还不想随便发生关系。
我希望有一天,不要因为就业而找关系,或发生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