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文章四)
教育治理:以共治求善治
作者:褚宏启
英文作者:ChuHongqi;BeijingAcademyofEducationalSciences;FacultyofEducation,BeijingNormalUniversity;
期刊名:教育研究
作者单位: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
年份:2014
页码:P4-11
期号:第10期
卷号:第35卷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课题“以科学发展观为主题转变教育发展方式研究”(课题批准号:afa)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摘要
教育治理是多元主体共同管理教育公共事务的过程,它呈现出一种新型的民主形态。教育治理的直接目标是善治,即“好治理“;最终目标是“好教育“,即建立高效、公平、自由、有序的教育新格局。完善教育治理体系是推进教育治理的关键,其核心是通过分权和集权两种方式调整优化共治主体的权责关系,解决教育管理中社会参与不够、学校办学自主权不够、政府宏观管理能力不足、学校内部治理结构不完善等突出问题。
引证文献
[1]姜晓云.优化高校内部治理:体制、机制和制度*[J].高等理科教育,2018,第3期
[2]李想.教师教育治理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7
[3]尹超,和学新.我国教育治理研究的新世纪图景——基于Citespace的可视化分析[J].现代教育管理,2017,第11期
[4]胡洪彬.我国教师问责机制的解构与重构[J].教师教育研究,2018,第30卷,第3期
[5]王建梁,赵鹤.印度高等教育治理:权力演变、体系建构和逻辑审视[J].大学教育科学,2018,第4期
[6]白华,徐英.大学新生学习生活的善治模式与实践路径[J].长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第18卷,第3期
[7]代刃,吴南中.特色与机制——落实“三融合”思路的途径探究[J].重庆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6,第28卷,第6期
[8]田晓伟,张凌洋.研学旅行服务发展中的公私合作治理探析[J].中国教育学刊,2018,第5期
[9]姚佳胜.论大学治理的学生参与[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6,第4期
[10]于文明,卢伟.治理理论的适用性及大学治理的中国实践方略[J].高等教育研究,2016,第10期
[11]于维涛.首期名校长领航班群体的结构分析和发展对策[J].教师教育研究,2016,第28卷,第5期
[12]沈亚平,陈良雨.高等教育治理现代化的生态位困境及优化策略[J].中国高教研究,2016,第3期
[13]李金星,赵敏,蔺海沣.教育治理中“管办评”分离及其实施[J].教学与管理,2016,第16期
[14]姚松.大数据时代教育治理转型的前瞻性分析:机遇、挑战及演进逻辑*[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6,第4期
[15]代蕊华,于璇.教育精准扶贫:困境与治理路径[J].教育发展研究,2017,第7期
[16]高原.市民社会:教育治理研究的新视角——基于我国当前研究现状的思考[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6,第10期
[17]田冬.从管理走向治理———以现代学校制度建设助推集团化办学发展[J].基础教育论坛,2016,第8期
[18]耿超.多元共治:教育行政方式的转变*[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8,第36卷,第1期
[19]邓仁莉.中学教师参与学校管理的影响因素及实现策略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7
[21]吴南中.场域变迁与高职教务变革[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5,第29期
[22]徐蕾.系统治理:现代大学治理现代化的现实路径[J].复旦教育论坛,2016,第14卷,第2期
[23]张姝,赵佳丽.教育治理:政策网络的途径[J].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第30卷,第3期
[24]杨波,段菲菲,孙玉丽.构建普通高中职业规划教育体系[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6,第38卷,第2期
[25]姚卓利.新疆昌吉市义务教育均等化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6
[26]张清宇,苏君阳.督学责任区建设中的问题与改进路径——基于对X省Y市调研的思考[J].现代教育管理,2016,第1期
[27]石青群.校长治理思维及其生成路径[J].教学与管理,2016,第10期
[28]王佳佳.治理理论视角下的教育关系研究[D].河南师范大学,2016
[29]张明,石军.学校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意义、特征与路径[J].教学与管理,2015,第31期
[30]郭冬梅.以高校学生社团为平台促进“扶志扶智”的精准化[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第12期
[31]褚宏启,贾继娥.新型城镇化与教育管理改革[J].教育发展研究,2015,第23期
[32]严晓蕾.股份制企业集团举办的民办高校发展现状及其困境分析[J].科技经济导刊,2018,第23期
[33]刘凤梅.高校教育治理现代化过程中的政府能力陷阱及其“元治理”职能实现路径[J].高等农业教育,2015,第11期
[34]刘鹏昊.区域间高等教育协同治理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6
[35]孙波.我国大学行政化发展研究[D].淮北师范大学,2016
[36]于维涛,杨乐英.“中小学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政策的延续与变革[J].中小学教师培训,2017,第6期
[37]苟朝莉.中国公办大学治理结构中的校长与教授“共治”研究[D].西南大学,2015
[38]姜培靓.学区内教师流动机制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6
[39]郭立.基于教育治理视角的高校学生权力分析[J].中国成人教育,2016,第1期
[40]戚晓思.教育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研究进展与展望[J].河南社会科学,2018,第2期
[41]李芳,金科.隔代教育对儿童成长的价值及其治理创新*[J].江苏教育研究,2016,第31期
[42]周秀英.善治视阈下的福建高校实验室资源管理[J].莆田学院学报,2017,第24卷,第1期
[43]董辉,杜洁云.对教育治理及其体系与能力建设的认识与构想[J].教育发展研究,2015,第8期
[44]温宇.高等教育“管、办、评”分离的策略与路径探析[J].长江丛刊,2017,第25期
[45]赵蒙成,王会亭.职业教育治理的背景、主体与路径[J].教育与职业,2015,第31期
[46]陈潇.现代职业教育治理的政府责任研究[D].天津大学,2017
[47]胡丽娟,严凌燕.国际视野下的教育治理创新与发展动态[J].教育发展研究,2015,第8期
[48]刘学智,张振.教育治理视角下教材一体化建设的理论建构[J].教育研究,2018,第39卷,第6期
[49]陈岳堂,赵林.民办高职院校多元共同治理机制研究[J].职教论坛,2018,第7期
[50]范敏,房敏.合法性视角下高校学生管理制度执行受阻分析[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7,第11卷,第3期
(推荐文章五)
公平视域下我国城乡学前教育发展差异分析
英文题名:AnalysisoftheDifferencesinPreschoolEducationDevelopmentinUrbanandRuralChinafromthePerspectiveofEducationEquity
作者:洪秀敏,罗丽
英文作者:HONGXiu-min;LUOLi
期刊名:教育学报
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学前教育研究所
年份:2012
页码:P73-81
期号:第5期
英文关键词:preschooleducation;differencesbetweenurbanandruralareas;educationequity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2011年度青年基金项目“学前教育普及中政府主导的保障机制创新研究”(项目编号:11YJC)
摘要
学前教育公平是教育公平的起点和基础.公平视域下我国城乡学前教育发展差异日益显着,不公平状况日益严峻,集中表现在城乡学前教育发展起点不公平、过程不公平和结果不公平.城乡经济发展不均衡、教育资源分配不均、农村学前教育质量缺乏监管是造成城乡学前教育不公平的主要原因.为促进城乡学前教育公平,缩小城乡发展差异,应大力推进农村学前教育普及,尽快满足广大农村幼儿接受学前教育的基本权利,促进城乡学前教育起点的公平;改革城乡学前教育人力和物力资源配置机制,提高农村幼儿教师水平和办园条件,确保城乡学前教育过程的公平;加强农村幼儿园课程和教育质量的监管,提高农村幼儿入学准备的质量,保障城乡学前教育结果的公平.Theequityofpreschooleducationisthebeginningandfoundationofeducationequity.Thedifferenceineducationequitybeessignificantbetweenurbanandruralpreschooleducation,whichhasbeendemonstratedbytheinequityatthestartingpoint,theprocessandtheresultofpreschooleducationdevelopment.Thiscanbeattributedtotheunbalancedeconomicdevelopmentinurbanandruralareas,theunevendistributionofeducationalresourcesandthelackofsupervisionofpreschooleducationqualityinruralareas.Inordertopromotethepreschooleducationequityandnarrowthegapbetweenurbanandru-ralareas,effortsshouldbemadea)topromotethepopularizationofruralpreschooleducationandensurethebasicrightofruralchildrentopreschooleducationtopromotepreschooleducationequitybetweentheurbanandruralareasatthestartingpointofeducation~b)toreformtheallocationmechanismofhumanandphysicalresourcesinurbanandruralareas,andimprovethequalityofpreschoolteachersandthecon-ditionsofrunningkindergartenstoensurepreschooleducationequityineducationalprocess;andc)tostrenhenthequalitysupervisionofruralkindergartencurriculumandeducationandimprovethepreparationqualityofruralchildrenforprimaryschooltoensurepreschooleducationequityineducationaloute.
引证文献
[1]孙嘉澜.学前教育不公平的社会表现及其解决机制[J].中国校外教育,2016,第27期
[2]彭阳.基于教育过程公平的农村学前教育发展研究[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4,第2期
[3]斯日古楞.论公平视域下我国城乡学前教育发展的差异[J].考试周刊,2018,第10期
[4]董兴茹.关于促进城乡幼儿教育均衡发展的思考[J].人间,2015,第185卷,第26期
[5]陈蓉晖,吴姝静.提升农村幼儿园教师职业吸引力的机制研究[J].中国教育学刊,2017,第8期
[6]苏隆中,赵峰.我国农村学前教育发展水平评价及区域的异质性——以2013年国家相关统计年鉴数据为基础[J].求索,2016,第12期
[7]李红霞,高雪春.教育公平视野下我国西部贫困地区学前教育的发展困境[J].科教导刊,2013,第33期
[8]郭元凯,胡晓江.“单独两孩”政策对我国学前教育发展的影响:兼论未来学前教育发展的政策取向[J].中国教育学刊,2015,第2期
[9]赵宇峰,李光菊.预审制度在羁押性强制措施中的价值分析与制度构建[J].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第16卷,第2期
[10]郭丽娜.城乡学前教育发展差异分析[J].河南科技,2015,第22期
[11]胡伟伟.基于选择意愿的杨凌示范区学前教育发展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5
[12]宋占美,张婷婷,丁骞.我国学前教育资源配置研究的现状与反思[J].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2017,第33卷,第7期
[13]康卫忠.学前教育“行知”专业文化建设的实践与研究[J].现代职业教育,2018,第8期
[14]韩军辉.代际教育溢出还是女性角色冲突——城乡家庭学前教育选择影响因素对比研究[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7,第37卷,第8期
[15]刘若泓,魏萍.政府支持学前教育发展研究的文献综述[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研究生学报,2013,第5期
[16]石立叶,刘丽英.河北省学前教育发展的城乡差异分析[J].经济师,2016,第12期
[17]任平,赵微.基于共词聚类的我国农村学前教育研究现状评析[J].教师教育学报,2014,第1卷,第4期
[18]王慧敏,吴愈晓,黄超.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学前教育与青少年的认知-非认知能力[J].青年研究,2017,第6期
[19]李莎.国际视野下早期教育与托幼服务的进展及启示[J].外国中小学教育,2016,第2期
[20]郭永辉.军民融合创新的利益相关者治理模式[J].中国科技论坛,2016,第11期
[21]冯宝安,周兴平.2010~2015年在园幼儿死亡事件统计分析与解决对策*[J].学前教育研究,2016,第2期
[22]姜发秋.提高农村幼儿园教学管理水平的路径[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8,第18期
[23]魏旗.浅谈当前边远贫困农村所办学前班[J].课程教育研究,2017,第37期
[24]杨帆.公平视域下我国城乡学前教育发展差异分析[J].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第15卷,第1期
[25]朱锡翔,刘芳,SQUIRESJane,岳虹霓,许汝钗,刘媛,陈菁,卞晓燕.基于《年龄与发育进程问卷-第3版》调查的中国大陆城乡1~66个月儿童发育状况的比较[J].中国循证儿科杂志,2017,第12卷,第2期
[26]洪秀敏,刘鹏,姜勇.城乡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认同度及达成度的调查与分析[J].早期教育(教科研版),2015,第C1期
[27]吕蒙.游戏在学前教育的重要性及应用策略[J].科技风,2017,第16期
[28]岳梦雅.透过区域教育资源配置审视学前教育公平问题——以地理信息技术作为技术支持[D].华东师范大学,2015
[29]方方.新时期学前教育的特色及创新发展[J].现代职业教育,2017,第10期
[30]吴慧娜.政府主导下的学前教育创新发展研究——以鄞州区为例[D].宁波大学,2015
[31]史鹏霜.我国学前教育均衡发展的实现困境与对策探析[J].现代教育科学,2014,第3期
[32]曾长英.提升农村幼儿园教研活动有效性的策略[J].教育导刊,2015,第8期
[33]彭越.园校一体,城乡互动,为少数民族地区学前教育振兴贡献智慧和力量——湖南吉首市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学前教育专业建设案例[J].现代职业教育,2017,第11期
[34]侯松燕.幼儿园教育过程性质量与在园幼儿智力水平的关系研究:基于浙江省178个班级1012名幼儿的测量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3
[35]刘园园.我国学前教育制度变迁研究(1949-2014)[D].东北师范大学,2015
[36]郭文斌,周念丽,方俊明.我国学前教育研究热点知识图谱*[J].学前教育研究,2014,第1期
[37]李洁,姜艳蕊,王超霞,陈为兵,徐小娟,孙莞绮,王燕,章依文,江帆.婴幼儿认知发育的相关影响因素[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14,第3期
[38]程雪.城市居民子女学前入园需求研究——基于南京市鼓楼区家庭的访谈调查[D].南京师范大学,2016
[39]陈素清.公平视角下关于城乡学前教育资源配置研究文献综述[J].散文百家,2018,第4期
[40]董倩倩.基于公平视域下我国城乡学前教育发展差异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6,第8期
[41]周丁.通辽市、六盘水市、嘉峪关市偏远农牧区学前教育发展现状的比较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4
[42]范显芬.辽宁省农村学前教育发展模式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6
[43]黄媛媛,李玲,卢鸣浩.体制改革对我国学前教育发展影响的实证分析*[J].学前教育研究,2015,第9期
[44]张晓辉,刘灵会,温玉.河北省统筹背景下城乡学前教育差异的调查和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7,第52期
[45]洪秀敏,马群.“全面二孩”背景下学前教育资源配置的供需变化与挑战——以北京市为例[J].教育学报,2017,第13卷,第1期
[46]郝娟.受教育水平的城乡性别差异及其趋势的比较研究[J].教育科学,2018,第34卷,第1期
[47]于杰.公平视域下的学前教育立法问题研究综述*[J].法制博览,2015,第23期
[48]廖勇.城乡学前教育均衡发展研究综述[J].当代教育论坛,2016,第2期
[49]罗若飞.供需均衡视角下我国学前教育供给制度发展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5
(推荐文章六)
教育公平的分析框架和评价指标
英文题名:AnalysisFrameworkandEvaluationIndicatorsofEducationEquity
作者:王善迈
英文作者:WANGShan-mai
期刊名: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首都教育经济研究院北京;
年份:2008
页码:P93-97
期号:第3期
摘要
教育公平是实现社会公平与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为了对我国教育公平的进展和面临的问题作出正确判断,需要构建教育公平的分析框架和评价指标。作为社会公平和社会和谐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将教育公平置于整个社会环境背景下进行分析,而不能就教育论教育,尤其在分析教育公平的影响因素时必须将其置于社会经济、政治环境背景下进行分析。教育公平具有阶段性、相对性特征,从我国所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出发,并考虑数据的可得性,应当从受教育权和入学机会公平、公共教育资源配置公平、教育质量公平、群体间教育公平等四个方面设计正规三级教育教育公平的具体评价指标。
引证文献
[1]任东梅.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研究——以德州市为例[D].山东师范大学,2016
[2]刘晶波.昌平区“幼升小”政策现状与问题分析[D].北京理工大学,2015
[3]项继发.县域社区教育:城乡一体化背景下的农村职业教育[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0
[4]袁广林.论教育公平与高校稳定的关系[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9,第9期
[5]沈晓娇.我国教育不平等及其对人力资源开发的影响[D].南京大学,2011
[6]赵富洋.动态竞争环境下国防科技工业信息化建设研究[J].江苏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9,第8期
[7]吴晶晶.山东省城乡义务教育均衡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2
[8]曲乐.我国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D].沈阳师范大学,2011
[9]杨令平.西北地区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进程中的政府行为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2
[10]蒙坤有.高校新生弃学问题探析[J].决策与信息(下旬刊),2012,第2期
[11]张静.信息化环境下基于L--Box的教师网络研修设计与实证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5
[12]黄勇,张仲涛.教育资源公平配置问题研究综述[J].理论观察,2009,第5期
[13]罗颖,刘岩,王宏超.关于城市和农村学前儿童教育公平的思考[J].都市家教(下半月),2014,第8期
[14]崔慧广.县域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分析框架、评价指标与测算方法[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4,第34卷,第11期
[15]续艳艳.山西省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评价指标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13
[16]曾天山,张彩云.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学科发展调查[J].教育研究,2010,第31卷,第9期
[17]李宏君,何双梅.县域内义务教育校际均衡发展监测评估指标体系构建[J].教育探索,2015,第6期
[18]王南南.成都市县(区)间义务教育资源配置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5
[19]喻登科,周荣,郎益夫.我国区域基础教育资源配置均等化指数测量的实证:基于2000-2009年面板数据的分析[J].情报杂志,2011,第12期
[20]杨辰晨.我国义务教育公平和效率的评价[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3
[21]车配良.基于增值评价的教育公平研究——以昆明市流动儿童教育为例[D].云南财经大学,2015
[22]王亮.娄底市义务教育公平性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6
[23]贾茹.当代中国社会公平感的代际差异及其影响因素探析[D].吉林大学,2016
[24]邓文俊,曹阳波,刘英群,程建钢.基于教务管理系统的数据分析工具的研究与设计*[J].中国电化教育,2014,第5期
[25]王金玉.初中课堂教学公平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2
[26]陆先鹏,吴渝.农村义务教育师资协同培养机制探索[J].继续教育研究,2013,第2期
[27]沈有禄,谯欣怡.基础教育均衡发展:我们真的需要一个均衡发展指数吗?[J].教育科学,2009,第6期
[28]黄麟雅.农民工随迁子女义务教育问题研究[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15,第30卷,第7期
[29]张绘.我国公办普通高中校际间资源配置不公平现象的分析:以我国中部地区某县的调查研究为例[J].现代教育论丛,2009,第5期
[30]褚宏启,高莉.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评估指标与标准的制订[J].教育发展研究,2010,第6期
[31]罗玉玲.教育公平视域下的区(县)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研究:以昆明市盘龙区为例[D].云南大学,2013
[32]程家福,董美英.我国工农子女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历史变迁研究[J].中国青年研究,2012,第2期
[33]柯晓玲.批判民族志:教育公平研究的新视角[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第5期
[34]黄娥.义务教育就近入学政策执行问题研究——基于C市X区的个案分析[D].西南大学,2016
[35]吴成龙.农村学校教学基础设施的可持续发展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13
[36]李继星.关于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指标体系的初步思考[J].中国教育政策评论,2010,第0期
[37]单涛.城乡义务教育资源配置效率比较研究——以中部地区为例[D].安徽财经大学,2017
[38]赵静云.近十年来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指标体系研究述评[J].滇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16,第3期
[39]贾冬敏.成都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对策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3
[40]王良健,罗璇.我国省际农村教育资源配置的公平性[J].教育科学,2011,第6期
[41]代文毅.基于统计数据的我国城乡义务教育时空非均衡发展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3
[42]王福风.河南省城镇化背景下中小学撤并的研究:以郑州市荥阳为例[D].南昌大学,2014
[43]张海波.鹤岗市义务教育政策公平性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6
[44]李智会.爱尔兰高等教育入学公平性行动计划研究[D].西南大学,2014
[45]梁雨.政府在公共教育均等化中的角色与功能[D].山西大学,2012
[46]章诚.基于学生视角的学校公平问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
[47]朱家存,阮成武,刘宝根.区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监测指标体系研究:基于安徽省义务教育政策实践[J].教育研究,2010,第31卷,第11期
[48]陈莉.教育基础设施建设与城乡教育公平:从推进农村小学生阅读说起[J].教育文化论坛,2011,第1期
[49]张海晶.石河子学区集团化管理现状研究[D].石河子大学,2013
[50]罗亚萍.我国义务教育政策变迁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