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位看官,有没有看过“天下第一窑”?看过的请举手,请举右手,哦,您在做笔记,要把我的书抄一遍,拙作太长了,没必要,没必要。您觉得非常有价值?非常喜欢,非要坚持,啊,非也,非也,太感动了!抄一下论文就行了,故事部分还是阅读感觉较好!谢谢!谢谢!对对对,是,是的,它在“八爱”级景区“茅芦界”。
哦,还有这么多人没去过?!
有空去可以一下,那里还有世界上最高的秋千,相对地面高九千九百九十九点九九九九米,本来是建了两万米,地基一万米,地面以上一万米,没想到下沉了一点点,留下了永久的遗憾。施工方老总雷发宇说,世界上就没有个十全十美,我是完全按照您的设计建造的呀,谁能想到它会下沉那么一点点。事情总是这样,美好的理想,总会有那么一点残缺。“茅芦界”方面韩总韩士战说,亿元人民币没那么好挣,零头抹去,只给亿元人民币。为了那点零头,两人还在那里打官司。老板们,真是,越有钱越小气。但是秋千,还在运营。只有法院来测量的时候才停止,当然,事先有通知。
那么,有没有逛过公园?比如说:六旗游乐园、迪士尼乐园、里瑟本游乐园、乐天世界、蒂沃利公园、加达云霄乐园、奥尔顿塔、冒险港、布希公园、欧洲主题公园。哦,都去过?那么,下面这些呢?颐和园、北海公园、天坛公园、西溪湿地公园、七星岩公园、云台花园、奥林匹克公园、亚龙湾热带天堂森林公园、景山公园、世纪公园、浣花溪公园、越秀公园。
哦,也都去过?
真羡慕你们,上面提到的这些,我都没去过。我只去过红楼梦里的“大观园”,我是作品中的一个人物,我生活在虚构的世界。不过,你们也快了,现在只是能和我对话,总有一天,你、你、你,还有你,一定会和我见面。和我见面就那么不舒服吗?其实,所有虚构的世界都很美:比如,玉皇大帝的天庭;上帝的天堂;佛陀的极乐世界,等等,当然还有大观园。抄我的书,会和我见面快一点。呵呵,自己的帐,自己算,想去哪里,自己看。
大观园是贵族家的园林,真美啊,我亲眼所见。要看这么美的园林,先要看一块大石头。正如许多的公园门口,造一座假山。是的,你走了长长的路,首先看到的一般是假山,多冤枉呢,我先给你在门口放一座真山,为了更快的看到更好地美景,请您绕行。
这座山,是世界第二高峰的峰顶——《大学生就业考试之统一与分闱方案的理论建构——基于按劳分配原则为中小学生有效“减负”并给大学生合理“增负”》的“考试方案”。当然,第一高峰在公园的里边——《科举复活新论》,它的分量更重。这些山,都是从传统文人山水画中走来,我不知道它们能不能走得出来。然胸中有丘壑太沉,放在一边,便觉天地宽。树小风声细,岩深日影圆。江湖不归客,相对一茫然。我要更快地去看风景,不绕行的,就去看论文,或许,论文大有深意,石头也可赏玩,您是自由的。如果非要看的话,您又掏了门票,作为导游,我只能给您讲解讲解。
考试方案:
这里的考试方案,并不是给出一个答案,而是以另一种方式提出一个问题:什么样的考试,才更适合中国国情?为的是引发思考。也就是说,这个方案是理论上的。
1、小学考试方案
小学阶段的考试:小学阶段理论上没有选拔性、竞争性的考试。那么,小学生只能有合格性考试,合格升学、不合格留级、不适合普通学校则上特殊学校。
2、初中考试方案
中考一般以县(市、区)为单位,统一考试。这是人生第一次具有选拔性、竞争性的重要考试:应定额到校,以校为单位,男女分闱。设某县有4000名初三毕业生升学,向外走500名,县内有三所高中,甲高中录取1500名,乙高中录取1200名,丙高中录取800名,是5:15:12:8;某镇初中有160名男生,120名女生,男女比例是4:3;那么,此初中有20名男生和15名女生向外走,60男、45女去甲高中,48男、36女去乙高中,32男、24女去丙高中。为什么定额到校?因为乡下的某镇初中的学生所享受的教育服务可能和城里标准化初中的学生所享受的教育服务有区别。为什么男女分闱,就是男女分开录取?因为男女有别。数据则遵循比例平等的原则,各学校比例平等、男女比例平等。
所有科目均考,学科标准规定需要教什么就教什么——学什么就考什么。科目分值等于义务教育阶段该科目总课时数,每科均有必修、选修,必修是为考察学科基本能力,其意在全面发展综合素质,选修是为了培养该生该科目的基于兴趣特长的核心素养。比如音乐,设九年义务教育共上了20周×2节×2学期×9年=720节课,那么音乐的中考科目分值是720分,当然,最后算总成绩时,可以和其它科目同比例缩小,比如都除以10,就成了72分。如40分是必修,笔试乐理知识;32分是选修用非笔试的方式,假如分声乐、器乐、舞蹈等若干组,学生选考。
3、高中考试方案
①分考
进入高中之后,每校需分考试组,整体上自然分为四大组:城男、城女、村男、村女,为全县高考做准备。四大组内各按人数平均分成若干小组,不同大组内小组人数不一定要相同,是为会考做准备。分小组需参照中考考试方案严格考试,因为此次考试其重要性不亚于中考,或者说比中考都重要。大组内分小组时,按总成绩之字形分组。
②会考
会考即学业水平测试,所有科目:语数外、政史地、理化生、音体美、信息技术、通用技术、综合实践等,全部纳入。如有必要,县内各校可同时加校本课程等。前面15科,各科分必考选考。必考:小组内赋基本档次分,类似足球世界杯赛,各小组优秀成员再试,到大组内赋较高档次分,最高档次分由县内各校各大组较优者决赛争取。选考:校四大组内竞争赋分。校本课程,视具体情况处理。
③高考
可用3+3+1+1模式:第一个3为语数外,第二个3为政史地理化生6选3,前一个1是音体美3选1,后一个1是信息技术、通用技术、综合实践3选1。所有3+3科目,全省排名次赋分;而1+1科目县四大组内竞争名次赋分。
④录取
一定比例的会考成绩+高考成绩=录取成绩。县内四大组,分别定额,各在组内竞争升学机会。
⑤余论
外省籍考生,会考成绩由县四大组内得,高考成绩另外组成外省组相当于县组来对待,定额四大组。省内异县考生,可参照外省籍考生例,另外定额。残疾人士,妥善照顾。
4、大学生考试方案
大学生是社会的一个特殊群体,是指接受过大学教育而还未完全走进社会的人,作为社会新技术、新思想的前沿群体、国家培养的高级专业人才,代表着最先进的流行文化。大学生代表年轻有活力一族,是推动社会进步的栋梁之才。大学生,即在大学注册入学和接受教育的群体统称,包括全日制和在职业余学习两类,通常为在校生,不含自考生。各类高等学校毕业生一般称大学学历。
本论的大学生指的是,具有国家承认大学文凭并取得毕业证的学生,专科、本科、硕士、博士等,包括统招、自考学历等。
①本、专科毕业考试
现在大学毕业发证书,要么发要么不发,其实是把毕业证书分成了两等:有和无。其实,可以把毕业证分为十等,“有”分为九等,再加上无;如何分等,可以通过考试;我们可称之为“九等考试制”,为进入人才市场和以后的就业考试加分做准备。这样,大学的考试就不再是“60分万岁,多一分浪费,少一分犯罪”了,每一分都有了该有的尊严,努力学习成为一种必要。考什么呢?大学所学的所有课程,包括专业课、公修课、自选课等,学生所参与的每一课程都要考核考试。什么时候考呢?随学随考。那么,本科的学士学位证书是否也有必要分等,这也是一个有趣的相关话题。可以讨论,或者说所有的话题都是重在讨论,在讨论的过程中,总有智慧的火花会闪现。话题还要包括大学毕业考试要不要男女城乡分闱,分等要不要比例固定(比如,每一等都是十分之一)等等。
②本、专科就业考试
如果说“九等考试制”是为了人才进入市场做准备的大学生毕业考试,那么,大学生就业考试则是一种全新的设想。
A、考试方式:全国统一考试,定额到各高校和各县级人才交流中心,并进一步定额到各专业,或许可以简化为全国给一个固定的比例。B、分闱:城乡男女,严格分闱。C、考试对象:所有尊法有德大学生,如有职业资格证书(比如现有的教师证等、或许还会有现在没有的公务员资格证等),均有资格参加,并仿科举例,不能限制年龄。D、考试科目:诸生试家法,大学所学的所有课程均考,外加长跑,按总分录取。E、录取方式:仿现行高考例,填报志愿。F、善后工作:未录取、并难就业者,应有保障系统或转岗就业培训。G、程序设想:或许可以这样安排,4月长跑,5月上旬就业统考(下旬出成绩并根据毕业证等级相应适当加分,后填报志愿)、中旬论文答辩、下旬毕业证定等,6月通过市场等渠道自主择业、签订就业合同,7月离校(有毕业证者参加工作、或纳入保障系统、转岗就业培训体系;未取得毕业证者怎么办呢?他们的基本人权如何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