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允熥心里清楚,要是直接就开口说应该按照奏折的意思直接涨官员的工资的话,肯定是不行的。
于是朱允熥就对着朱元璋说道:“皇爷爷,要不我给你讲个故事吧。”
“好啊,爷爷最喜欢听故事了。”朱元璋这个时候却是笑开了花。
因为他之前也听过朱允熥的故事,每一次的故事都挺让人耐人寻味的,可以说都是很有道理的。
所以朱元璋听到朱允熥要讲故事,也就说明了这是想到了解决办法了。
就听朱允熥说道:“皇爷爷,从前有一个十分清正廉洁的官员,他为人正直,做官清廉,绝不贪污,办理事情起来公平公正的。”
接着,朱允熥就话语一变。
“但是,有一天,他的家里没有了米,因为他很清廉,所以赚到的俸禄都拿去帮助别人了,结果自己却是什么都没有剩下。”
“就在他一筹莫展的时候,有人给他送来了米与肉,说是经常受到他的帮助而选择给予。”
就在故事讲到这个的时候,朱允熥突然问向了朱元璋。
“皇爷爷,你说这个清廉的官员,应不应该接受这别人的帮助呢?”
朱元璋听闻之后,便是思考了起来,随后说到:“应该接受,毕竟他也帮助了不少人的。”
朱允熥听到朱元璋是这个回答,便会心一笑,接着说道:“皇爷爷,可是这个官员最终却是拒绝了别人的帮助,因为他认为这样的话就是在接受受贿了。”
“哦?竟然是这个意思!”朱元璋感觉到故事有点意思,顿时有些精神起来。
接着朱允熥便继续说下去。
“再他拒绝这些人的帮助之后,虽然没有饿死,但最后也是过了一生辛苦,被当时的皇帝追封为清正廉洁的官员,不过可惜的是,自从这个官员出现之后,其他的官员却是没有向他学习,反而变本加厉的搜刮民脂民膏,并且接受他人贿赂。”
“这是为什么?”朱元璋感觉到疑惑,明明有一个榜样在这里,为什么还会有人变本加厉呢。
这就是问题所在了,朱允熥对此给出的解释是。
“因为虽然有这样一个清正廉洁的榜样,但是这个榜样却告诉其他的官员,清正廉洁的下场,只是有一个名分,而过的一辈子辛苦。”
朱允熥对此做出的总结是:“没人愿意一辈子辛苦的,除了像皇爷爷这样的人以外。”
这句话不仅总结出了结果,还把朱元璋给顺带的夸奖一番,可以说很富有道理了。
不过朱元璋可不会理会朱允熥给自己拍的马屁,而是认真的思考起了问题。
“孙儿,你的意思就是说,官员清廉,但是其他官员看了却不效仿,是这个意思吗?”
“皇爷爷聪明。”朱允熥笑着点了点头,接着说出自己的大道理来。
“官员的俸禄不管怎么提升,最终还是有人会贪的,所以应该把俸禄保持在一定的情况,能够让官员吃的去饭,能过上好生活,但是他们也必须很辛苦。”
朱允熥对此作出的总结便是:“清廉者应当多以加赏,贪污者,应当多以处罚,同时保证每个官员的工资都能够有所富裕,而不是太过于清贫。”
朱允熥的意思其实也很明白了,只是没有跟朱元璋说明白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