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直到旧时代覆灭前夕,面对大自然,绝大多数情况下仍是弱势的一方。
各种大规模自然灾害,从火山爆发、到热带气旋,大自然的巨力令人类甘拜下风,望尘莫及,除逃避外几乎没有其他任何选择。
在冷战时代,人类曾一度为掌握核能而飘飘然,甚至用核弹来开挖水库、开掘运河,甚至认为自己以切实掌控了整个盖亚,更有人异想天开,问“是否可以用核弹驱散台风”,然后才惊愕的发现,哪怕一个中心风力十二级的弱小气旋,
其蕴含的能量,都相当于人类全部核武库当量的成千上万倍。
假如,仅仅是假如,人类丧心病狂的将全部核弹,在一热带气旋内引爆,充其量也只能对其造成一定程度的扰动,即便改变其路径、行为,
后果也完全不可控,并没有任何工程实践上的价值,而完全是在发疯。
当然,以人类的智慧,即便一时还无法在蛮力上胜过大自然,也可以想些别的办法。
相比之下,社会生产、生活中的匮乏感、无力感,则十分复杂,并无法用简单粗暴的“有”或者“没有”来下定论。
旧时代的人类社会,生产力,究竟是否足够发达,
这是一个仁者见仁的问题。
单纯观察人类社会的运转,以及,其中每一个体的诉求,很容易得出“生产力永远短缺”的结论,毕竟现实就摆在那里。
多少年来,不论社会如何变迁,生产力水平如何进步,人类中的大多数、乃至于绝大多数,仍然必须为每一天的面包而劳作,为住房、汽车、子女,为教育、养老、医疗而忙碌不休,否则,顷刻便会陷入困顿。
暂时撇开社会体制的因素,应该看到,即便存在某一外力,让彼时的人类世界,践行共生主义,也并无法完全解决这一问题。
人的需求,在诸如呼吸、饮水与进食这些方面,是有天然的上限。
毕竟,就算再富裕的人,每天需要的洁净饮水也不过一加仑上下,喝再多则会吐。
但,也有诸如医疗、养老与享受这些方面,需索似乎天生便是无穷无尽,任凭投入再多的资源,也没办法完全加以满足。
这一特质,同样无关乎社会体制,而取决于客观规律。
譬如“医疗”,一个人从生到老,血肉之躯难免会生病,年华老去,身体老朽,疾病与衰老等因素更会频繁出现,且越来越严重。
面对这种残酷的现实,人类的医疗手段,不论如何发达,最终结局,
则必然如跳高运动员那样,迎来彻底的失败。
一次成功的治疗,对接受者,意味着生命的(暂时)延续,这似乎必然是大好事;
但与此同时,也正因为这暂时的生命延续,埋下了今后更严重、更难缠之疾患、衰老状况出现的引子,
并在可预见的将来,一夕发难,消耗掉更多的医疗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