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掌握的知识、技能,并未消失,却因为顾客的消失而被资本当成累赘。
当聚集在偌大城市里的大多数人,在资本眼中不再有价值时,城市,迟早将一并被放弃。
并不需要宣言、或者郑重其事的仪式,伴随经济运行的嬗变,这就是联邦广袤大地上正在发生的事。
进入1482年,在经济危机的浪潮冲刷之下,持续丧失活力的联邦大小城市逐渐走向进一步的衰败,失业者在街头流浪,商店与公共场所大门紧闭,安保机器人的枪口在喷吐火舌,而原本居住在城市里,甚或多少掌控些资产的有钱人,则几乎完全绝迹。
凭借敏锐的嗅觉,或者,不如说是直觉,尚有能力迁徙的人纷纷向郊外移动,身后留下的,则是一大片毫无希望的垃圾堆。
高楼大厦,车水马龙,城市的喧嚣看似光鲜,实质却极端脆弱。
一旦断绝基本物资的供应,差不多在七十二小时内,偌大的城市就会完全陷于瘫痪。
即便在今天,事态还未发展到最恶劣的地步,最起码的,联邦绝大多数城市仍然有自来水和电力供应,但天然气、燃料的供应却越来越匮乏,更致命的则是迫在眉睫的食品,和长远看来同样是刚需的药品,供应一天不如一天。
身在钢筋水泥的丛林,举目四顾,从玻璃幕墙到柏油路面的一切,既不能吃,也不能穿,联邦的这一个春季仿佛格外寒冷,当民众前往超市,却发现货架上空空如也,甚至就连超市本身都被暴徒打劫,大门外的地面上到处都是尸体,弹壳和安保机器人的履带痕迹时,惊恐自然是难免的。
经济困顿,越来越多的人失业,这就是在过去若干年里一直在发生的事。
因为失业而生活无着,当这样的人口累积到一定数量,社会治安就再也无法维持。
面对小偷,暴徒或者诈骗犯,地方当局起初还会严厉打击,起码维持公共场所和重要机构的表面秩序。
然而不论是荷枪实弹的警察,还是铁面无私的执法机器人,所谓神圣职责,终究也还是需要从马克到电池的实打实资源来支持,而当一座城市里充斥流浪汉、失业者和破产之人时,可想而知,财源的枯竭也只是时间问题。
财政收入有限,局势却越来越严峻,统治机器的选择也就不难想见。
借助不需要洗脑、更不需要抚恤金的执法机器人,联邦的大小城市,几乎都在一点点收缩秩序维持的区域,从遍布城市到寥寥几处关键地点、以及物流与网络干线,至于其他用铁丝网隔开、高楼大厦矗立的区域,则被逐步放弃。
在被放弃的区域,事实上,也正是失业者聚集、榨不出油水的区域,执法机器人仍会出现、行为却极其粗暴,动辄就会开火杀人,弹压那些表面化的、严重的犯罪行为。
至于潜藏在暗无天日地下的罪恶,或者盗窃、诈骗乃至骚扰之类轻罪,除非现场目击,根本就没人管。
事态发展到这种程度,秩序荡然无存,城市的面貌也就可想而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