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一章:年齿长幼
“请问太子,你可否行冠礼?所学圣人之学有几年?”有一个四十岁左右的女子问道,分明是这群人外面的“大师兄”了,和孔颖达年龄相差不过十几岁而已,假如是在一千多年之后可以算是同一代人,不过在现代却算是两代人了。
李元霸听了这话,显然这个家伙是想要在成心在年龄和所学日子不长作为刁难本人。不过他恰恰不晓得,李元霸当年作为一个天赋,自然遇到过这种倚老卖老论资排辈的家伙的障碍,所以他最不怕的也就是这种倚老卖老的家伙。
“我往年不过虚岁刚满二十,不过尚且未行冠礼。”李元霸答复,事实上他周岁才十九,不过古人考究虚岁,他也就说虚岁二十了。
不过李元霸接着答复:“假如要说所学,虽然从小开端读书认字,不过真正治学不过一年而已。”
“一年,那你如何可以妄自尊大,自称和教师相提并论呢?”
现代,教师是指那些有一定位置的“师者”,普通人不可以尊称为教师,不过这个教师在后世只是一个职业的代名词了。
李元霸答复:“圣人也都说过三人行必有我师,所以要不耻下问。何况所学圣人之学的成就,如何可以单纯以年齿作为判别?学无先后,达者为师。假如不断以年齿作为判别,那为何天下之人成名者不过不超越双手之术?既然如此,你可曾提出何等见地,可有创始本人的学派?有志不在你那高,无志空长百岁。”
“这……可是开宗立派,也都轮不到你一个尚未加冠之人!”
听了这话,孔颖达也都老脸一红,说:“宁宇,你不用说了,有志不在你年高,无志空长百岁,这话很好!假如没有志向,那如何你如何可以成就大业?你原本身为太原王家最有天赋的人,惋惜却走了一条错路。”
李元霸听了孔颖达这话,晓得了这个四十岁左右的人是孔颖达的先生而且还是太原王家的人。不过这年头,可以读书的人基本没有几个穷人。而这种世家大族进入朝廷为政阀,在官方为学阀,在百姓面前是财阀,可以说是三位一体的。所以他们能读书是正常的,而且和孔家关系不错,自然可以能有资历把本人孩子送去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