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驭风显然也想到了这一点,面色便严肃了起来,他看向沈浪,有些疑惑道:“为何要开市?”
“陛下,这是百姓未来之需。”
“哦?你倒是说说,为何是未来之需?此话怎讲呢?”
沈浪回答道:“臣知晓诸位定然心中打鼓,不明白为何百姓需要开市。”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想问问户部的诸位同僚,现如今,大云有多少百姓种了粮食,其中有多少玉米红薯,又有多少瓜果青菜?比往年提高了多少?”
户部尚书一个眼神,便有人站出来回答道:“沈大人,户部需在每年收粮之时再做统计,至于良田统计则是三年一次,毕竟工程太大。”
“不过,根据目前呈上来的文书,倒是可以大略得出一个结论,如今大云百姓开始广泛种植玉米红薯土豆等高产粮食,再加上您江都近日献上来的那所谓‘新水稻’会在明年在大云几个试点推行,今年的收成将是去年的三倍以上,明年还会再增加。”
“如今大云粮库并没有缺粮的征兆,反而隐隐有满溢之势。”
沈浪点点头:“谢谢这位大人解惑。”
“所以,可以说,大云的百姓手有余粮,除却要交给朝廷的,自己还能剩下不少。”
那官员表示认同:“的确如此。”
“这些粮,百姓会用来做什么呢?家中吃食已足够,他们要粮无用,通常用来低价卖给粮商,亦或者是以物换物,用来交换自己更加需要的东西。”
秦驭风微微点头,他微服出行的时间不少,自然也见过百姓之间以物换物的场景。
“只是,如此一来,对咱们朝廷来说,有什么好处呢?我们什么都捞不到。”
这时,忽然有一个户部官员站出来问道:“那既然百姓能够多出粮食以物换物,我们为何不能增加税收,让百姓多交粮食,如此一来,不就刚好了么?”
沈浪回头白了他一眼,“这位大人,话可不敢如此讲。”
“百姓有余粮,这是我们经过计算得来的大部分情况,但是百姓人人都有吗?我看不是。”
“假设百姓平均每人多出一千斤粮食,有些百姓地少又荒凉,收成并不好,不仅没多出粮食,还倒是吃不饱饭,别人家田多又肥沃,能多出两千斤粮食,这两人平均也是多出一千斤,但你同样多收税,这是不叫他们活啊!”
那官员老脸一红,赶紧缩回去,再不敢出声,生怕秦驭风认出他来。
其他百官也是互相看看,都从沈浪的话语里面咂摸出了一些道理。
“而且,朝廷税收增加,却并没有给百姓提供相应的福利,只是单纯的因为人家多了粮食就多问人家要粮,百姓不会晓得家国大义,只能怨声载道。”
秦驭风点点头:“此话有理。”
“沈浪,你的意思是说,这些粮食就算他们富余出来,好处也落不到朝廷,那还能有何办法?”张淮风问了出来。
沈浪微微一笑,淡定开口:“开市。”
“诸位先别着急,我知晓你们在想些什么。”
“开市,但不是全然放开,而是在京城开辟一块地皮,专门用来作为老百姓摆摊买卖的地方,此地收想要摆摊便需要缴纳摊位费,每日或是每月以很便宜的价格租给这些百姓。”
“而在每月或是每隔七日,都可以组织一个大集市。”
“如此一来,既热闹了京城闲置的区域,又可以让有余粮的百姓自己去卖,有朝廷的粮食管控,也不必担心大户人家搜散粮导致价格变动。”
“二来,百姓通过交易得到了银钱,那必然会想要有更好的日子,这些银子最终还是会花在各行各业,流动出去,他们还能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
“三来,这开放市场也不会只卖粮食,还会给那些有一技之长的百姓一个生存的空间,例如糖人,手工,写对联等等,会做这些的百姓明明有才华,有能力,但因为一副对联谁会去盘铺子开店呢?”
沈浪这样一说,百官之中便有人没忍住笑出了声音。
是啊,卖糖人的盘铺子开店,哪怕是卖一辈子的糖人也够呛能租得起店啊!
“百姓过得越好,手中银钱越多,他们便会追求更好的生活,届时,这些银钱便会养育到各行各业之人,只要我们将规矩立好,有专人去看顾,并将治安管理好不出乱子,百姓有了银子反而会供养整个大云的正常运转。”
群臣其实已经微微心动了。
只是开放市场,是朝廷从来也没有做过的事,所以众人还在犹豫不决。
秦驭风也是如此。
一方面,他觉得沈浪说的有道理,另一方面,他又认为这件事超出了他的接受范围,最终的走向是没办法确定的。
“陛下,”沈浪看出了大家心中的担忧,便提醒道:“百姓吃饱了,手中有余粮了,交易互换是必然出现的,纵使不开放市场,他们也会自己在暗处形成小圈子,只是不拿到明面上而已。”
“也就是说,区别就在于,朝廷要不要为他们提供一个更安全的场所,并且在里面得到一些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