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丽滋这么说,台下的人都想知道她的书法到底有怎样的特色,盼望着好好欣赏一番。有的人还在悄声说道:“俗话说:‘字如其人’。上官姑娘那么可爱,写的字肯定也是好得与众不同,她的字帖我一定要买!”
汤公子听了,则是面红耳赤,暗道:“无知者无畏!莫非上官姑娘真认为自己的字别具一格?或者,她这人即使被人笑话也无所谓,只要自己高兴就行?上官姑娘的开朗自信,得益于这样的思维方式吗?”
展雪担心地问白浩弘:“大家最后总会知道真相的,丽滋把牛皮吹那么大,不怕被人笑话吗?”
白浩弘早就习惯了丽滋的说话方式,轻松地笑着答道:“丽滋平时就喜欢这样说话,让大家笑一笑,她本人没觉得丢脸。丽滋练功不到位时,也称是自成一家。”
在台上,贾翰林听到丽滋的回答,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一下子怔住了,他为人圆滑,从不当面驳斥别人,于是干咳了两声,拿起丽滋的诗稿,大声地念了起来。最初,台下鸦雀无声,念完后,爆发出一阵哄堂大笑。
崔公公愤愤不平地说道:“才女比赛有史以来,还从来没有出现过这么差的诗作。这哪能叫诗?简直就是大白话!太有辱斯文了!”
一旁的燕王笑得讲不出话来,只是一个劲地点头。
展府的人都被笑得有些不好意思,见白浩弘还跟着在笑,展鹏不解地问道:“贤弟,你还笑得出来?明天,别人就要笑话你有个傻义妹了!”
“如果真那样,我求之不得。谁会去调查一个傻子?”
贾翰林见丽滋被众人耻笑,想到她一个小姑娘脸皮薄,怕她想不开,就安慰丽滋说道:“上官姑娘,你的诗很通俗易懂啊。”
台下安静下来,观客们想听听丽滋怎样回答。就见丽滋面对嘲笑毫无尴尬表情,反而面带微笑,理直气壮地说道:“不错,我走的正是群众路线!我的目标是:要让不识字的人也能听懂我的诗。只有这样,才能使诗得到推广,让广大劳动人民也能写诗、爱诗,人人争当诗人,促进文化的交流发展,使我大宋文化能传遍五湖四海。”
崔公公听到丽滋振振有词的回答,气得差点没有吐血,恼怒地对燕王说道:“这家伙的脸皮是用什么做的?!写出这么差的东西,还说什么可以传播文化。幸亏她不是后宫嫔妃,否则真是丢尽了皇家的脸。”
燕王点头附和着,崔公公越是讨厌丽滋,他就越高兴。在内心中,燕王很欣赏丽滋的表现,他暗自感叹道:“丽滋在这种尴尬的情况下,居然还能泰然处之;面对耻笑,竟然还是那副人莫予毒的样子!不像本王的夫人,闲来无事总在愁,一天到晚怨天尤人!丽滋的心里素质很好,不是那种‘闲愁万种,无语怨东风’的人,和她在一起生活,定然能怡然自得。本王一定要娶她!”
第三场比试的是绘画,也是要求在一炷香的时间内完成。丽滋拿起笔,正打算作画,眼睛无意中扫到了坐在前排的燕王,见他正深情地望着自己,不禁琢磨道:“这样一双深情眼,可惜长在燕王的脸上。如果白大哥也能用深情迷人的眼神看看我,也就不枉我穿越千年来到大宋。”想到这里,丽滋不由自主地放下笔,朝白浩弘望去。
白浩弘见丽滋迟迟不下笔作画,好像在想心事,暗道:“这个笨蛋,平时不专注也就罢了,比赛时还开小差。”正想着,见丽滋居然朝自己这边看,不禁一皱眉,瞪了她一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