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的地方大官都以爱人才为自己的美德,他的叔父当时觉得他家里贫困,所以就替他设法由让他去相任了小县的官。那时候战乱还没有平息,那小县呢……离他的家乡距离又比较远,他很惧怕他可能会到这个远地方做官。那彭泽县离家有一百里,公田收获的粮食足够酿酒,所以他请求到那里去。过多久他就产生了辞官回家的想法。”
依否突然举手打断了里无的长篇大论,他一脸不解,烟灰色的眸子里泛起了一种光芒,一种求知的光芒。里无看到了他眼中迫切想知道问题的答案,知道依否是真的在好好听她讲话。
“为什么呢?这里离他家又不远,而且满足了他的生活需要……”
依否从小在贵族家庭长大,他家人陪伴他的时间不多,后来他有一个人在庄园里面活了大半辈子的时间,最后又被恶魔军团关到了牢里面……他对金钱有着非常微弱的概念,认为自己维持自己的生活就可以了,反而不会去过度关注其他的东西:就比如他不知道自己的工作和自己的喜好有着怎样的关系……他靠着苟延残喘活到今天,对于自己喜欢什么爱好什么早已没得一个清晰的概念,固然对这种陶渊明想要归隐田园的愿望没有很多的了解。
里无这么想着,烦恼的摇了摇头,她不知道自己该怎么跟依否解释这个东西,就像你无法跟一个奴隶解释人权这个东西一样。她只好从自己下手……她决定跟依否解释一下,她喜欢初音未来和这件事情的关系,这件事情和陶渊明想归隐田园应该是一个性质的。
“因为他本性偏好自然,他曾经诗里有句话是这么写的: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他本身不想做官,这个是什么东西都无法勉强的。就像我喜欢公主殿下,她是我的信仰,这个是谁都不能勉强的。”
“好的,你一说你自己我就明白了,接着说。”依否点点头,瞬间明白了里无在讲什么,便示意里无接着说下去。
看来我对公主殿下的热爱对他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里无有些无奈的想,究竟是什么样深刻的印象才能让他一听到这个例子,就瞬间明白了个人喜好与个人工作之间的关系……
她有些无奈,可是还得继续讲下去。
“他觉得饥寒虽然十分迫切,但非违背己的心意去做官,身心都会感到痛苦。他过过去为官做事都是为了养家糊口而役使自己。于是他就惆怅感慨,深深有愧于平生的志愿。”
依否听到了停顿,他以为是里无那边出什么事情了,便慢慢的等待着,可是等了一会儿却发现她并没有说过话,便有些奇怪的问:“你怎么了?是不是出什么事情了?”
里无看着眼前的空气沉默了一会儿,然后说:“没事,我接着讲。”
“他就再等了一年,到了庄稼成熟的时候就立即收拾行装深夜离去。不久之后,他远嫁到程家的妹妹就在武昌去世,他去吊丧,据他自己描述是像马骏马奔驰一样急迫,去吊丧之后,他就请求罢免官职。从立秋第二个月到冬天,他只在职了八十多天。因为他辞官顺递了心意,所从他就写下了这篇章并把他命名为归去来兮辞,那时是乙巳年十一月。”
依否听完了里无的介绍,心中有些复杂的情感,毕竟一开始他的命运就是当一个富责闲人,无拘无来,吃喝玩乐至死……
“剩下的以后再讲,”里无突然说,鱼他们来接我们了。”
依否好半天回过神来点点头称好,然后站起身来跟在里无身后走了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