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没有觉得日子很枯燥?”
“生活枯燥是这里的最大问题。”于有才说,“这里不能随便上网。虽然有卫星电话,但是用卫星电话上网的费用太高了。为了节省开支,我们只打电话,尽量不上网。这样一来,消磨时间的办法就更少了。除了工作,基本上就没有其他事情可干。”
章亚飞知道,在这个高度信息化时代,不能上网,就意味着他们在这里过着几乎与世隔绝的生活,无法从日新月异的外部世界及时获得信息。这样的生活,他自己肯定是无法忍受的。
“我担心,你们在这里时间长了,回国反而会不适应。”章亚飞说。
“很有可能。”于有才说,“这里生活节奏很慢,时间都是自己的,想干活就干活,不想干活,也没有人管。所以,我们还挺能理解当地人为什么不愿意离开这里的原因,这里虽然自然条件艰苦,但是逍遥自在啊。”
章亚飞说:“远离现代社会,不能享受现代文明和科技进步的成果,这样的人生多没有意思啊。”
于有才说:“那是因为你在现代社会的环境中生活习惯了。如果你是一个没有乘坐过飞机、没有使用过手机的人,不知道飞机、手机是何物,也就不会想到要使用这些东西了。”
“这话还真有一定道理。”章亚飞说,“我们一方面在享受科技进步所带来的便利,另一方面我们也被科技进步的成果束缚住了,很多时候都会感觉自己身不由己,穷于应付,疲于奔命。”
于有才说:“中国人总是告诫自己要淡泊名利、安分守己,但又总是做不到。这里的人,那才是真正的淡泊名利,安分守己,而且特别容易得到满足。”
章亚飞说:“如此艰苦的条件下,不淡泊名利安分守己,也不行吧?”
“也不能这么说。”于有才说,“当地人完全可以离开这里,到条件更好的地方去生活,没有人拿枪逼迫他们留在这里。他们心甘情愿地生活在这里,我觉得首先要有安于现状、知足常乐的心态,否则他们早就走了。”
行驶了大约半小时,作业车进入一个小村庄,有十几户人家,都住在低矮的茅草房屋里。
四五个衣衫褴褛的孩子,跟着汽车奔跑起来。于有才和黄宝亮都把手伸到车窗外面,与孩子们打着招呼。
其中一个较大的男孩,跳上汽车,一手抓着副驾驶室的窗框,另一手平展,摆出想握手的姿势。黄宝亮伸出右手,与对方的那只看上去很不干净的手紧紧握在一起,嘴里还叽里咕噜地说了几句当地话,脸上露出灿烂的笑容。
握完手,那个男孩又抬手在黄宝亮的头上拍了一下,这才跳下车去。
“你们与当地人很熟啊。”
黄宝亮笑着说:“经常来这里,与当地这些孩子都认识了,只是叫不上他们的名字。他们的名字太拗口,怎么都记不住。”
穿过村庄,黄宝亮指着前面一个金属瓦楞板搭建起来的小房子说:“那就是机井。”
章亚飞从背包里取出摄像机,做好了采访的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