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王所言甚是,但这样的话我就想不明白了,咱们固然不是三岁孩童,蒙古人也不是啊,他们应该知道仅仅出示一份朝廷示好的文书,应该不会让咱们放他们去河南,既然如此,他们为什么还要如此做呢?
“蒙古人在向咱们示威,咱们与朝廷之间的矛盾,这帮黑鞑很可能已经知道了。
刚才那个杂番说,他们已派人从小道去开封诣上,意思就是告诉咱们说,他们也同意归顺朝廷,一旦咱们还不收手,就将得罪朝廷,届时北伐皆成泡影。这群蒙古人走投无路,也只能抓到稻草也当木头用,借朝廷来压制咱们。”
大家这下都明白了,高俊说的很对,这群蒙古人接到金朝的招抚时已经走投无路,所以立刻抓住救命稻草,赶紧派人抄小道去开封,表示愿意接受招抚,同时率军向南,作出渡过黄河接受改编的意思,他们也知道,高俊已经不买朝廷的帐了,但是此时歼灭他们这一万残军,显然会大大开罪朝廷。届时如果开封朝廷在背后拖着高俊的一条腿,高俊再想要北上,在冬季结束前全据燕山那就很难了。
“河东战役马上就要结束了,现如今,朝廷取代蒙古军队成为了北伐的最大障碍,第三场战役怎么打,既是军事问题也是政治问题,总之还是那句话,咱们要避免两线开战,在全据燕山之前,可以与朝廷虚以委蛇。”
大家议论纷纷,有人奇怪的问:“难不成是将这万多人真的放回南面?”
“凭什么放?这万多人也是蒙古人当中的精锐,被追了这么久还不溃散,真要是把他们放到河南足兵足食,反而是两面开战时的大患!”高俊用手拍着眼前的桌案:“大家说,咱们现在和朝廷的关系,恐怕用貌合神离都不足以形容了,按理来说早就应该开战了,可朝廷为何迟迟不对咱们动手?”
大家面面相觑:”,朝廷用什么打?他们手头才几支军马,咱们这二十万雄兵,以一敌三完全没有问题。”
“所以说,朝廷现在不动手,并不是因为咱们还比较恭顺,也不是因为朝廷大发慈悲,纯粹是他们手上没有实力,害怕打虎不成反被虎伤。要知道,完颜珣这个人是被个董卓扶上台的,平生最忌惮有人要夺他的权威,是绝对不会容忍咱们这样自作主张。此时咱们与朝廷之间保持和平的依靠,并不是释放善意,而是维持着军事优势,只要咱们二十万雄兵尚在,朝廷动手前就要考虑三分。”
看着大家颇为高兴,高俊又放缓了语气:“但是大家也要注意,朝廷在背后一旦搞出动作,对咱们的北伐还是很有伤害的,所以咱们一方面要稳住朝廷,不能对其逼迫过甚,逼着完颜珣破罐破摔,来一个鱼死网破。但另一方面也绝对不能增强朝廷的军事实力,这万多蒙古军马要是真到了南边,那就是蛟龙入海,成了开封手上的一张王牌,一个都不能走漏,通通的给我消灭在霍州的山谷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