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古斯的父亲很可能没有听懂林化一的话,问林化一:
“即使是小的理由也应该有吧。两个人打架,也不能一见面就伸拳头吧。”
特古斯似乎听懂了林化一的话,说:“狼吃羊就不需要理由,即使吃不了那么多,也要咬死一大片。”
林化一一时也弄不明白特古斯的比喻是否准确,只能傻笑。
特古斯的父亲见特古斯打断了自己的问话,不高兴地瞪了特古斯一眼,埋怨道:“人家在讲故事,你瞎掺和什么?”
林化一见老人一定要刨根问底,只好放开话头,给他们继续讲下去了。
公元前141年,一位好战的青年,登上了汉朝皇帝的宝座,这位好战者,便是着名的汉武帝刘彻。
刘彻之所以被后世反复提及,也是因为他发动了长达几百年的对匈奴的侵略战争。
刘彻觉得,我大汉朝国力充沛,何必要每年给匈奴缴贡,还得不停地将自己的姐妹送给匈奴人当小老婆,这是何等的耻辱。
刘彻无奈地想,如果不继续给匈奴缴贡,匈奴一定不会善罢甘休,很有可能会引发战争。
若真与匈奴开战,自己又有多大胜算呢?
刘彻不止一次地听过当年高祖被困白登山的故事。
每次想到高祖的屈辱,刘彻都要握紧拳头,咬牙切齿,决心要为高祖报当年被围之仇。
有仇必报方为大汉儿郎,绝对不能再让大汉朝的屈辱延续下去了。
刘彻决心与匈奴开战。
但是,白登山之围刚刚过去几十年,人们对匈奴大军的恐惧,仍然记忆犹新。
加上传说的力量,在大汉朝人们的心中,匈奴仍然是不可战胜的天敌。
传说的越广泛,刘彻的心里越不是滋味,心中的那股豪情更加激荡的厉害。
刘彻不相信这个世界上有什么不可战胜的力量,他想用大汉朝举国的实力,与匈奴拼一把。
但能否打得赢这一仗,刘彻的心里仍然没有底。
刘彻认真研究了几十年前的历史,东胡与月氏国曾经计划合围匈奴的故事,给了他很大启发。
当年,东胡和月氏国都失败了,刘彻将失败的原因,归结到东胡大人和月氏国国王的迂腐,以及冒顿的奸诈上。
更让刘彻忿忿不平的是,你冒顿打败了人家也就罢了,竟然用失败者的头颅做成了酒具和夜壶,真是欺人太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