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夕夜里,深闺之中只有若梅一人,显得特别空荡与寂寥。
庭院的风甚为冷冽,以她虚弱的身子根本不宜在外头待太久。
但她就是喜欢感受这股沁人心脾的寒意。
这让她感到清新,也让她清醒。
她抬头望着被云层遮住的朦胧月亮,想着小环。
自从小环回到陈府以后,这宅院对若梅来说就变得太大了。
她每天都觉得孤单,却怎么也无法将小雀替代成小环。
不知道他们今年又出什么难题给小环了?若梅担忧地想。
若梅知道小环被陈府的人欺负。
就算她不说,若梅也知道。
因为她太了解他们了。
好几次她都有股冲动想出价跟陈府买下小环,但她深知他们不会答应。
而一旦她开了口,恐怕小环就会被欺负得更惨。
可怜这个孩子啊。
若梅心疼地想。
虽然已到了用晚膳的时间,她却一点也不饿。
她的食欲越来越差了。
小雀帮她找了好几位医生、换了好几帖汤药,却一点成效也没有。
也许就如同医生诊断的,她身体根本没有毛病,而是出在心病。
很快地,时间来到了十点。
若梅尚未就寝,她一如往常地在厅堂守夜。
边看着书打发时间,边等着小环来。
小环这两年除夕夜都会偷溜过来,今晚应该也会。
若梅今年还特地要小雀多买些寸枣糖。
那是小环最爱吃的。
每年过年,她总会吃的满脸都是糖粉。
“叩叩—”门外总算传来若梅等待许久的敲门声。
她提着油灯,穿过庭院,前去开门。
沉重的木门“拐咿”一声被推开。
门外却一个人影也没有。
若梅踏到外头的石阶上,左右望去,只看见几位与自家门口有段距离的村民。
几位年轻男子举着火把,正结伴走在路上;有两对貌似中年的夫妻,提着灯笼停在路口寒暄、聊天。
若梅心想自己可能是听错了。
除夕夜里,老梅村热络得像是个不夜城。
她一个人在家里也闷。
干脆到路口晃晃,顺便等等看小环好了。
这么一想,她便回到屋内拿了钥匙,锁上门便往大路走去。
一路上,街坊间都洋溢着喜洋洋的气氛。
有对爸妈牵着男孩在田埂上放大龙炮,旁边一群女孩拿着仙女棒嬉戏;一个老人对着酒瓶唱着老歌,啃的地上满是空瓜子壳;有个老太太边遛着狗,边牵着孙子,那小孩吃着糖葫芦,厚棉袄沾的到处都是麦芽糖。
过年真好。
若梅彷佛嗅到欢乐的空气,兴奋地想着。
她这才发觉自己已经很久没出门了。
也许是因为路上人多热闹,也许是一时兴起,她越走越远,不知不觉就过了十二点。
路上的人们听到接连几家宅院里头,开始传来欢庆过年的声音,也跟着纷纷互道恭喜。
若梅受到村民的善意,自然也是礼貌的响应。
这时,天空突然窜出绚烂的花火,令众人看得目不转睛。
有些大人会将孩童举高放到肩膀上看,有些人会雀跃地欢呼。
若梅微笑着静静欣赏,思绪不自觉地回到从前无忧无虑的青春岁月。
只是等到此起彼落的烟火平息,天空恢复原有的阴沉,路人们也渐渐散去,各自回家歇息。
当她回过神时,整条路上只剩下她一人。
眼看时间也不早了,她今晚也算逛的尽兴,便开始往自家的方向踏出步伐。
走着走着,她才想到,为什么今年陈府没放烟火呢?“不过,人家放或不放又与我何干呢?”她喃喃自语道。
说归说,若梅却不自觉地往陈府的方向走去。
当她意识到自己的位置时,先是一阵紧张、苦恼,又因周遭无人而放松了下来。
虽然不是每个人都知道她的身份,但她就是不想被任何人看到她走来陈府附近。
她也不知道为什么,就是想回家看看。
要进去不是难事,她身上这把钥匙环上除了自家钥匙以外,还始终挂着陈府的。
但她又不想这么贸然地进府,弄得人尽皆知。
在街道上犹豫了一下,她还是打消了探望的念头。
正当若梅经过陈府的右侧时,赫然发现长墙之中,有一道侧门是开的。
像是伸出的手,邀请着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