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书轩www.hbcjlp.com

繁体版 简体版
聚书轩 > 军史小说 > 开局造了李二的反 > 第二百四十三章 夜

第二百四十三章 夜(1 / 2)

 推荐阅读: 锦绣良缘之田园俏医妃 冷王的极品御灵妃 快穿崩人设:黑化BOSS太凶猛 佐君续汉 不死帝尊 九劫剑魔 男神今天现原形了吗 神医农女:穿书女配忙种田 永恒圣记 男二攻略
最新网址:www.hbcjlp.com

二十二日夜。

夜静更深却非万籁俱寂,毕竟还是初冬,夜晚变得很冷,凛凛寒风片刻不停地吹着,发出呜呜呜的响声,仿佛皇天后土皆在哭泣。

汉中城却似一头无情的巨兽,无动于衷兀自酣睡。

坊街无人一片漆黑,连白天衣冠云集的天街此时也昏沉沉、黑魆魆的,端门和则天门虽有灯火,却照不见很远,越发显得幽暗阴森。

东宫位于宫城东南部,正门曰重光门,此外东西各有一道侧门,东曰宾善门、西曰延义门,尤其宾善门位置最是偏僻,几乎紧挨着左藏库。

皇家重地防卫森严,即便洛阳市井繁杂良莠不齐,哪个胆大的贼人敢到宫城来撒野?

可是这一晚气氛有些诡异,就在宾善门外隐约有一道黢黑的身影,如鬼魅般无声无息游荡着。

如果借着微弱的月光仔细观察,会发现稍远的城墙下人影还有许多。

吊诡的是东宫三座门皆有卫兵,而且每半个时辰就有一队南衙卫兵举着火把来往巡视,怎会察觉不到此处有人?

难道他们都瞎了?

卫兵还真的确实“瞎”了,因为今晚负责巡察的左威卫将军薛思行下令叫他们“瞎”,这意味着这一场酝酿已久的政变已拉开序幕。

此时此刻参与政变的军官都守候在宾善门外,那个如鬼魅一般晃来晃去的人是右羽林将军李湛。

作为大将军李多祚的部下,这件事怎么可能少了他?

然而事情并不顺利,按照原先的计划由王同皎进入东宫将武贤迎出,在众将护卫下赶往皇宫与杨元琰、敬晖、桓彦范等人会合,率羽林军诛杀武攸宜、进入北门。

直奔奉宸府除掉二张,逼女皇让位。

与此同时相王和袁恕己率领同谋的南衙将领进入宫城,控制三省六部,擒拿二张党羽,薛季昶突袭张府,擒拿张昌仪等人,并稳定京城秩序。

可政变还没正式开始就出了问题,王同皎进入东宫已半个时辰,仍不见武贤。这不把人活活急死?

难道出现变故?

众将都等得不耐烦了,李多祚脾气甚是火爆,已与众人商议,若东宫再不出来就直接进行下一步。

可那样情况就不妙了,且不论没有太子出面他们能否动员将士诛杀武攸宜、打开玄武门,即便政变成功也名不正言不顺,他们岂不成了谋反?到时候如何收场?

李湛是聪明人,自然晓得其中利害,越等越不出来,急得抓耳挠腮踱来踱去……

殊不知此刻王同皎比他更着急!

之所以由王同皎办这件差事,不仅因为他是禁军将领,更因为他尚新宁郡主,是武显的女婿。

毕竟是亲戚。

筹划政变也不是一天两天了,崔玄暐早和显事先沟通好,王同皎原以为三两句就能把请出来,哪知东宫竟然临时变卦,不参与啦!

东宫正殿中,王同皎满头大汗,不厌其烦反复劝说,嘴皮子都快磨破了:“昔先帝以神器托付殿下,此事人神共愤,至今四五年。如今天意昭彰,南北军将士同心戮力,必可诛除凶逆光复李唐。此时节陛下岂可甘心屈辱,弃祖宗社稷于不顾?”

是啊!这几年春秋武显过着什么样的日子?时刻都生活在压抑和恐惧中,难道他不渴望自由?他不愿报复这一切吗?

遥想青春之时他也曾有过帝王梦,也曾与兄弟争锋,也曾因李弘身死暗自庆幸,父皇临终的嘱托他何尝忘记?

可是……

武贤脸色苍白,一头虚汗,竭力躲避侄女婿焦急的目光:“圣上龙体欠安,倘若发兵惊扰圣驾,只恐……圣上……”

王同皎明白武贤的顾虑。

女皇老了,据说还有病,若被兵马惊吓呜呼哀哉怎么办?

武显岂不要落个害死母亲的恶名?

可王朝社稷面前岂能顾及亲情?

当初武曌废他的时候顾念亲情了吗?

太宗李世民逼迫李渊退位时顾念亲情了吗?

李佑造反时顾念亲情了吗?

这就是李家的传统。

成王败寇你死我活,权力之争自古便如此!

女皇虽是武贤之母,却也是李唐的敌人,若能光复社稷何必管其死活?

一旦成功武显便是“中兴之主”,那时还有谁敢追究他不孝?但这些话王同皎心里可以想,嘴上怎好说?眼珠一转,换了副口吻道:“陛下倘真仁孝,此时更应举兵。宫中已传出确切消息,二张挟女皇恐有逆谋,今主上受制于贼祸福难测,陛下发兵也是救驾啊!”

唉……”武贤撩起眼皮瞥了女婿一眼,叹道,“难道连你也相信二张敢挟持女皇谋夺天下?”

这话正戳到关键,以二张的才智声望真的足以撼动社稷吗?

他们即便狂妄敢做篡国之事吗?

女皇移驾究竟是被胁迫还是出于己意?

诛杀二张、拯救女皇根本不是理由,只是兴兵攻阀的借口!

王同皎无言以对,也不知是真糊涂还是装糊涂!

事态危急不容再想这些,兴许这会儿杨元琰等人已和武攸宜杀起来了,相王和公主也在等候消息,再不出发一切都晚了。

他只能跪地苦劝:“陛下!箭在弦上不得不发,您已经与张柬之等人串通,倘若事败难逃干系!再说您就甘心受屈受辱吗?且不论光复社稷,不除掉二张、推翻女皇您何以得安?若女皇弥留之际突发敕书更改立嗣,传位武三思,那时该当如何?”他急得口不择言,该说的不该说的全说了。

这么多理由摆在面前,武显还不动容?可他偏偏下不了决心,仍是哆哆嗦嗦支支吾吾:“可、可是我……我……”

这时大殿屏风后传来一个女人的声音:“你过来,我有话说。”

那嗓音不甚嘹亮,却透着一股不屑,王同皎初闻一惊,但随即辨出是太子妃韦氏。

两人最终还是勾搭成奸。

武曌自以为韦团儿是她的心腹,派她去监视武贤自然完美。

于是当即赐婚。

可惜韦团儿作为一个破产版武则天,自然不甘心当一个卧底。

于是遇见这事情就知道机会来了。

翻身的机会到了。

武贤也不知妻子在旁偷听,不过这种事常有,他也见怪不怪,立刻乖乖绕到后面。

巨大的屏风挡住烛光,韦妃站在晦暗之中,唯有一双眸子莹莹有神,流露出的却是鄙夷的目光。

韦妃早就从后门溜进来了,一直在偷听,本来不想插言,可见武贤迟迟难下决心。

她并不正眼瞧武显,只是低声道:“他说得对,你已经和张柬之通谋,他们事败你躲得过追查吗?到时候又连累整个东宫,我可不想再跟着你流放受苦啦!再者你要想清楚,主谋之一的袁恕己是老四府里的司马跟。就连你那个妹妹也不是省油的灯,招蜂引蝶拉拢多少人?许多宦官宫女都被她买通。今日事急,你不出来领头他们照样干,若是事成皇位还轮得到你坐吗?别忘了你现在是武周的皇嗣。推翻大周女皇连带把你这大周太子一并推翻,也是顺利成章。哼!你舍得你不想当皇帝,我还想当皇后呢!窝窝囊囊大半辈子,你长点儿心吧。”

说罢她便拂袖而去。

虽然被妻子数落一顿,武贤却清醒了,站在屏风旁愣了片刻,终于鼓足勇气把牙一咬:“咱们走!”

王同皎心里可算踏实了,赶紧喝令准备。这么大的事东宫岂能毫无准备?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