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宸决定做两份味道不同,但不失奇特美味的鱼包韭菜,让子玥一家人品尝,目的不是想在这一富有人家面前展现自己的技能,而是借此机会倾听品评,恭听改进良言,为日后有能力让这道菜走上市场打下基础。这也是他这几个月来心中一直想实现的梦想。
早上起来,怀宸发现这一家人并不像其他富有人家那样,不因是节假日,加上又是周末,而睡到十点以后才起床。
清晨六点,池塘边草坪上,子玥父母已经在那里打太极拳;她哥嫂楼房里已经传出两个小孩朗读英语课文的声音;两只喜鹊在庭院里,一时树上,一时步道上,一时在打闹,一时在觅食,与主人和谐相处......
七点准时,一桌早饭已经做好。而做早饭的人,却是她哥哥王子晟。这让怀宸十分意外。
一个拥有十多个亿的家庭,全家人生活依然保持低调和普通。偌大的一个庭院别墅,家里没有请仆人,里里外外全靠一家人自己收拾打理,这是一般人很难想像得到的事。
早饭过后,子玥父母、她嫂及两个孩子没有出门。子玥要带怀宸到镇去走走,熟悉一下这里的环境,了解这座历史悠久名镇。而子晟则开车出门,临行还特意交代怀宸,他要到下午五点钟以后才能回来,所以那道鱼包非菜,只能到了晚上才能揭味。
胜芳镇始建于春秋末期,原为水乡,始称堤头村,后称武平亭、渭城,宋时定名为胜芳,取意“胜水荷香,万古流芳”。古时的胜芳是我国北方着名的水旱码头,清朝时被列为直隶六大重镇之一。
胜芳镇风景秀丽,文化底蕴丰厚,有“南有苏杭,北有胜芳”之说。
子玥和怀宸先游当地有名的古建筑,也就是被胜芳人称为三宗宝:戏楼、牌坊、文昌阁。
戏楼系昔日民间的娱乐场所,也叫“九成楼”,建于清乾隆年间。坐南朝北,歇山大屋顶,台高二米,周围镶以汉白玉条石,中间以木制屏风分割成前后台。木屏两侧设“出将”、“入相”二门。戏楼台正中,悬有一块横匾,上书“动以天倪”四字,传说为清代纪虚中为表达对贪官污吏的愤恨所书。
牌坊建于明末清初,四柱习檐木结构建筑。高六米,上方柱芯镶有匾额,北面为“人伦之至”,南面为“护国庇民”。顶部的两层习檐,前后左右伸出一至二米,一种头重脚轻的感觉,但经历了数百年的风雨却安然无恙。
文昌阁建于明代,曾多次修缮。高三层,四方形,甚是壮观。院落四周砌有围墙,门前是一口大的池塘。九九重阳节是中国民间登高望远的日子,但逢此日,远近的人们,登文昌阁者,络绎不绝。
两人还走进了王家大院。
王家大院位于镇中心,原名“师竹堂”,是胜芳八大家之一王家所建的豪宅,主人名王子竖。
王家大院规模很大,原宅院分四个小院,集欧洲式、非洲式、中国传统清式等建筑风格于一身。1976年大地震时,其西南、东南二院被毁后拆除,现保存完好的只有西北和东北两座院落。
两人中午不回家吃饭,在中心广场吃便餐后,就到农贸市场买鱼、韭菜及其它相关佐料。
出门时,子玥母亲虽然交代只管买鱼和佐料,肉就不用买了,但考虑到他们未必吃过家乡的扣肉,所以,怀宸就建议买了两斤五花肉。
幸运的是,买到的鲤鱼正好是一公一母,一条二斤八两。鱼全身呈金黄色,鳞、翅,包括眼、嘴、触须等都十分完美,整条鱼从头至尾,没有任何伤痕,健康活泼,十分可爱。
这是吉祥之鱼,亦富贵之鱼。即使在盛产鲤鱼的怀宸老家,平时也很难遇到这么一对极其完美的鱼。两条鱼的大小,正好是做鱼包韭菜的上等原材料。
晚餐全交给子玥和怀宸掌厨。
两人三点开始进厨房,五点半钟子晟回到家,六点钟一家人围上餐桌,碗筷摆好,其它菜全都上齐,最后两盘雾气升腾、红艳鲜亮、香味奇特,叫人馋涎欲滴的鱼包韭菜摆在众人面前。
在一家人跃跃欲试、摩拳擦掌之时,子玥首先一人一筷,挟起金黄皱褶的鱼皮孝敬父母,请两位老人先品尝。
两位老人第一口尝下去,脸上顿时露出狐疑之色,对望片刻,没有说话。子玥也不问他们感觉味道如何,接着第二筷挟起那鲜嫩的鱼肉。只见两位老人腮帮在慢慢蠕动,先看子玥一眼,又望了望怀宸,两人又相互对望,面上狐疑之色,似乎还不想散去。子玥正想挟第三筷,两位老人却同时提起筷子,自个迫不及待地挟起一筷鱼肉直接放入嘴里。
“妙!妙!妙极了。”子玥父亲连连惊叹。
“绝!绝!绝味啊。”子玥母亲也是赞叹不已。
见子女子们个个都是瞪着大眼睛看着自己,父亲赶忙下达命令:“趁热。快尝尝,两道不同味道的鱼包韭菜。可真是绝妙了。”
“吃起来,就叫人开心!孩子们,趁热品尝。”子玥母亲也在乐不可支地在催。
哥嫂也先是尝一口,接着就是一筷接着一筷往嘴里送,吃得津津有味,眉飞色舞,心花怒放,赞口不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