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前,赵司长在柳江县挂职的时候,跟怀宸的关系,可以说是亲如兄弟,形影不离。赵司长挂职期满回京后,还多次邀请他来玩,并说在北京,只要他能够帮得上忙的地方,他会尽到自己的能力。当然,现在他不是想找赵司长帮什么忙,但作为老朋友,何不如联系他,万一今后有用得着的时候,也能有个照应,毕竟在北京这样的大都市,多一个朋友不是什么坏事,何况两人还是老朋友。
怀宸拨打赵司长以前使用的手机号码,铃响不到两声,电话就接通了。
“原来是怀局啊!几年不联系了,今天怎么想起兄弟来了?是不是悄悄跑到北京了啊?”赵司长依然还是一副豪爽的口气。
“你可说中了。我昨天来到北京。”
“你现在哪个位置?”
“住在北京西站附近呢。”
“你把房间退了,来这边我给你安装住的地方。”
“房间就不用退了。”怀宸想不到赵司长还这般热情,并非先前他与同学柳絮飞说的那样“人走茶凉”。
“赵司长晚上有时间吗?”
“废话。没有时间也要挤出时间。我在柳江县挂职那一年,时刻都得到你的关照,我就不能陪你吃一餐晚饭吗?”
“赵司长客气了。”
“现在正好是吃饭时间,你就从西站乘坐7号线地铁到磁器口转5 号线到和平里北街站下车。我就在C出口等你,今晚我要好好地招待老朋友一餐。”
赵司长的热情,怀宸不好拒绝,就按他说的乘车路线来到和平里北街站,走出C口,赵司长已经在此恭候。
赵司长与怀宸热烈的握手。
“老伙计昨天就来,怎么不说一声啊!也好让到车站接你嘛?”
“昨天有事,就不好打扰了。”
“是来北京跑项目,还是办私事?”
“是专为私事而来。”
“先找个地方坐下来再说,我们慢慢聊。”赵司长接着问:“难得见到一回,想吃什么?”
“随便找个地方将就一下吧!”
两人来到一家颇具特色的小酒店,赵司长点特色菜水煮鱼,周边又加了三个凉拌菜。他知道怀宸酒量不错,就要了一瓶52度北京特产牛二佳酿。
“这家特色酒店是全国连锁店,川菜做得非常地道,特别是水煮鱼做得最好。”赵司长边斟酒边介绍。说明他对这家酒店很熟悉,而且经常光顾。“在你们柳江县,我最喜欢的是鱼包韭菜,遗憾的是北京没有人能做出那道菜。其实那是一道好菜,如果有人开发它,说不定生意比这水煮鱼还要红火。”
想不到赵司长对家乡当地鱼包韭菜还有感情,怀宸笑道:“有机会再回柳江县,我要亲自给你掌厨。”
“你也会做那道菜吗?可我在柳江县的那一年,没吃过你亲手做的啊?”赵司长吃惊地望着怀宸。
“那道菜做起来要花费一定功夫,你在柳江的时候,没有时间亲手掌厨孝敬你,后来有了时间你跑回北京来了。”怀宸笑着说。
“你说的也是啊!我要抽个时间回去,登门拜访,尝尝你亲手做的鱼包韭菜。”赵司长说罢,举起酒杯。“来。不成敬意,先接受兄弟敬一杯。”
“几年不见,职位应该又有提升了吧?”怀宸喝了一口酒后问。
“这天子脚下不像县城,竞争激烈啊!只不过,回来后是有了提升,现在不在森林资源管理司,转到植树造林司了。”
“好啊!绿化祖国的大任就由你们这些人来谋划了。手中权力更大了。”怀宸由衷地赞赏。
“权力虽然大了,但做什么事都要阳光操作,来不得任何偏颇。”
“是啊!现在是新时代,更是法制社会,手中虽然有权力,但由不得自己乱来啊!”怀宸虽然不在位,但他对现行政策是满意的。
“不要只说我了。你现在怎么样?应该得到提拔重要了吧?”原来赵司长还不知道怀宸这三年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