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奇想的弄个赊刀算卦行脚,叶寒觉得还是挺好用的,不过出了城他们几个都发现了,城门口张贴着十数张海捕文书。
上面不仅有他们的名字,犯了什么罪,连画像都有,而且还画的惟妙惟肖。
“呀,云梦你看,这海捕文书把你画的胖了。”姬云可指着城门边上张贴的姬云梦的那一张海捕文书说道。
“这该死的画师,本姑娘若是知道是谁把我画的这么丑,一定要把扔茅坑里淹死。”姬云梦看着自己的画像咬牙切齿的说道。
“这就是女人的逻辑,自己都被人家全国通缉了,她们居然还在在意文书上画像的美丑!”叶寒小声的对姒燕龙说。
他们四个谁都没有把海捕文书全国通缉的事情放在心上,昭齐如今灾厄在前,朝廷又发动了全面的战争。有心人都知道这通缉令只不过是因为受到真传圣殿的摆布。
能把这份海捕文书当回事的莫不是些钻营之辈。
只要对付了真传圣殿,什么海捕文书就是几张废纸而已。
四个人一行,姒燕龙身上背着十数把菜刀,叶寒手拿着“赊刀问卦,只赊不卖”的算命旗幡,朝着昭齐京城的方向行去,一路之上,过村走镇,遇人就推销菜刀。
两日过一县,赊出去数十把刀,一时之间,赊刀人这个称呼甚至比海捕文书扩散的还要快,更要神奇。
老百姓在这等天灾人祸的时期,没人会关注谁谋逆,谁又是什么江洋大盗,他们只会关注跟自己切身利益相关的事情,而如今这时期,老百姓最关心的莫不是何时灾厄能够结束,气候什么时候能够恢复四时八节的正常。
赊刀人赊出去的菜刀都是精钢打造的好刀,只有两个多月后,灾厄平复,恢复四时八节的正常,赊刀人才会派人来收赊刀的钱。
一时之间,“赊刀人”三个字几乎传遍了昭齐各州县,老百姓闲暇之时聚在一起聊的也是风头无两的“赊刀人”。
甚至在百姓口口相传之下,叶寒的形象被传成各种版本,有的说赊刀人是一个须发皆白的老道,他能前算五百年后算五百年,赊了他的刀还能算一卦,找他算卦的老头幼儿事放牛在牛背上打盹摔下牛背这种事,这赊刀的老道士都能算的出来。
还有人说赊刀人是个穿着阴阳开襟的天神,有三只眼睛,身后跟着两个仙女和一个桀骜不驯的护卫,这天神天生神力,能单手举得起碾路的石滚,一口就能吃一石米,他算卦说张三家媳妇初三戌时生一个女儿重七斤六两,时辰和婴孩重量分毫不差......
也有人说赊刀人就是一个十来岁的孩童,扎着冲天辫,长着一张婴儿脸,身旁伴着两个母夜叉和一个大力神......
不管传闻如何,反正这赊刀人一行四个人是没错了,两男两女也没错了,两个男的形象有待确认,但那两个女的绝对是人间绝色,最为重要的一点是,赊刀人断言,两个多月后昭齐就能恢复风调雨顺了,这件事才是大事。
虽然也有人怀疑这一点,但是口口相传之下,大部分人都坚信这一点,不说他们都期盼这灾厄早日过去,就赊刀人赊出去那么多精钢打造的菜刀,就是一笔不小的钱财,若是赊刀人不能确定两个月后灾厄真的结束的话,赊刀人何必下那么大的本钱,走那么远的路把刀赊给别人呢?难道他就不怕赊刀的钱财收不回来而折了本么?
一个故事之所以能广泛的流传开来,肯定有两个最为基本的要素,一个是刚好与受众的愿景息息相关,一个是怪异或者神奇足够吸引别人。
赊刀人的故事刚好符合这两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