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簪知道这些事情的严重,也没有多耽搁,拿着那几封信笺就往外走。
姜妧一直等着,直到申时三刻,玉簪才回来。
“郡主,世子爷说了,这事他知道了,您就放心吧。”
姜妧弯唇笑了,她有自己的打算,相信顾宁琛也是知道她的意思。
心念一动,姜妧往玉簪看去,灯光下,女子平静的脸庞多了几分柔和,姿色虽不是上佳,却也是个清秀佳人。
“玉簪,你也不小了吧?”
玉簪愕然抬头,又垂头道:“婢子今年十六了。”
普通人家里头,也有把大丫鬟留到二十的,只是玉簪的情况有些特殊。
姜妧换了个更舒服的姿势,“你将来有什么打算?”
“婢子是世子爷送给郡主的,婢子就是郡主的人,日后的事,由郡主做主便是。”
姜妧看了玉簪一眼,女子低眉顺目,深知她性子的姜妧知道她不是在说笑,而是认真的。
姜妧笑了,“你可是我的大丫鬟呢,少了你可不行,我还想再留你几年。”
玉簪从屋子里退出来,站在廊庑下,看着檐前廊下的红灯笼,不动声色松了口气。
十月底,下了几场秋雨,天气也渐冷了起来,各房各院里头也都摆了火盆。
姜妧拿了一本话本歪靠在熏笼上看,暖意夹杂着淡淡的炭香袭来,熏得她有些昏昏欲睡。
话本其实看不进去几页,不过是这些日子骤然间空闲了下来,紧绷的神经松懈不少,让她有几分无聊。
只是这样的悠闲,姜妧很是享受。
没有压力,没有危机,才会生出这样的情绪。
若是可以,姜妧宁愿这样子的日子再多一些。
外头起了风。
呼啸的北风拍打着窗户,想从一切缝隙钻进来。
今年的冬天似乎来得格外的早了些。
天青色的棉帘子被人掀起,冷风一下子钻了进来,一室的暖意都下去了不少。
姜妧缩了缩脖子。
玉簟和玉砌领着食盒进来,在火盆边去了寒意,才开始摆桌。
姜妧往窗外看去。
冬日的天总是黑的比较早,屋内灯火通明,映照着外头只能瞧见一些斑驳的树影,被风吹得一晃而过。
姜妧用饭不喜有人伺候,两个丫鬟摆好桌之后就退了出去。
姜妧举箸夹了一块豆腐,正要吃,窗户突然响了起来。
与风拍打窗户时不一样,这声音带着节奏。
姜妧犹豫了下,走到窗边,一手握着剪子,一手开了窗户。
迎着冷风,利落的跳进一个人。
从黑夜中走出来的少年眉眼如墨,衬得唇红齿白,风华无双。
潋滟的桃花眼中,喜悦慢慢浮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