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用起胭脂水粉来都是大手大脚,这些东西也是每个女人必须的,不论什么年龄,都会有所需要。
姜妧觉得这个方法好,但怎么做是个问题。
“你是不是有什么想法?”姜妧问玉簪。
玉簪笑了笑,“首先,咱们得先有个铺子,最好是在东大街,那儿是京城里最繁华的地段,只是这铺子的租金不便宜。”
东大街的铺子,就算是小小的一个,也是一地千金,怎么也不会便宜到哪里去。铺子还没开起来就投入这么大,若是没得赚,只怕这本金都要亏了。
玉簟是管着册子的,“前些日子,皇太后将公主当年的陪嫁都交给了嬷嬷,嬷嬷又交给了婢子,婢子看过了,里头有一间店铺正好就在东大街。”
姜妧眼睛一亮,玉簪也不由喜悦起来,正要跟姜妧仔细说一下这铺子的事,姜妧却看着时辰不早了,大手一挥让玉簪自个儿去安排。
面对这样一个甩手掌柜,玉簪一腔热血都化作虚无。
玉砌同病相怜的拍了拍她肩膀,“郡主就是这样的性子,万事不管,只每年年关前去与她奉账就好。”
玉簪只得认命。
隔了几日,街上的店铺都开始关门准备回家过年,姜妧想着抽空去了一趟东大街。
景元长公主的陪嫁,自然是在东大街最热闹的地段,店铺门面也不小,足足两间大,里头也是打扫得干干净净,没有积灰。
姜妧瞧着颇为满意,至于铺子的事项,只能等到来年府衙开印,才能着手准备。
姜妧倒也不着急,又去饮香楼买了些点心,去百年卤味店买了一只水晶肘子才施施然的回了府。
又过了几日,姜妧正在屋里喝茶,就听到玉砌进来禀报,“世子爷回来了!”
顾宁琛和三皇子是赶在除夕前两日回京的,其余的官员都留在了清平县。
他们一进京就直接去了御书房,向皇上禀告了这段日子清平县的事情。折子上虽然都有说过,可到底比不上口述。
事情谈完,时辰也不早了,皇上本想留饭,慈宁宫却早早打发了小李公公过来等人。
皇上也不好跟皇太后抢人,笑着放了人,领着三皇子去了坤宁宫。
虽然他不待见皇后,可对中宫的体面从来是不会忘的,更何况三皇子在外一个多月,他这个做父亲的怎么也得在饭桌上露个面才是。
三皇子梳洗过后,换了一身崭新的石青色夹袍。
皇后让小厨房准备了不少菜色,一家四口一起用了顿饭。
慈宁宫里,皇太后拉着顾宁琛仔细瞧了瞧,撇嘴道:“也不知道你皇伯父怎么想的,总是让你天南地北的跑。也幸好他有良心,知道让你回来过年,不然哀家都要不放过他了。”
顾宁琛摸了摸鼻尖。
这话他可不好接。
皇太后留了他用了饭,又说了一会儿话,才打发他离开。
顾宁琛出了宫门,荣王府的马车已经在宫门口候着。
荣王妃得了消息等在二门处,看到他回来,这一颗心才算是落肚。
“瘦了。”荣王妃心疼的拉着他回屋,上下打量了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