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到这个份儿上,杨国忠也不敢再藏着掖着了。
留下那些证据,原本是想着有朝一日可以借此拿捏鲜于仲通。
但杨国忠看出来了,自己这个妹夫是个狠人。
要是不能让他满意,搞不好连小命都保不住,还谈什么将来?
但话又说回来了,如果能博得寿王的信任和好感,认下自己个亲戚,说不定也是条路子。
先前不是有传言说陛下有意要立寿王为储君么?
这么一想,杨国忠便释然了。
当下一五一十的说了起来。
不听不知道,一听吓一跳。
这个鲜于仲通,在剑南道真称得上是手眼通天啊!
家财万贯,势力庞大,跟大大小小数十个官员都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按照杨国忠的说法,富源县县令邓觉不过是个小角色而已。
真正让鲜于仲通肆无忌惮的,是益州长史褚明义。
他名义上是刺史费伊的左右手。
但实际上,这个褚明义在益州乃至整个剑南道基本称得上一手遮天。
不仅仅是鲜于仲通,剑南大多数豪强都依附于他,而他也会反过来包庇扶持这些豪强。
以褚明义为首的本地官员派系和以鲜于仲通为代表的地方豪强互相勾连,无法无天。
就连费伊都拿他们没办法。
作为朝廷下派的官员,在剑南无根无凭,举步维艰,能保住乌纱帽就算不错。
杨国忠这些话,也等于是给李瑁提了个醒。
剑南道这帮地头蛇,确实不好惹。
不过他倒也不是特别担心。
毕竟俩李隆基、王琚、李林甫这样的人都已经斗过了。
还怕你几个地方官?
开什么玩笑。
哼哼,谁敢动我,那就是以下犯上。
可以名正言顺的取其狗头。
只要注意点儿别被阴了就行。
杨国忠巴拉巴拉的说了一大堆,李瑁也是颇为惊奇。
这家伙知道得还真是不少。
而且对剑南道地方上那些盘根错书的关系如数家珍,偶尔夹杂两句他自己的见解,也都颇有道理。
倒也不是个草包。
其实能当上宰相的人,哪有真的一无是处的?
多多少少都会有些常人难及的优点。
杨国忠也不例外。
如果能用其长,避其短,倒也不失为一件好事。
李瑁对杨国忠这个人没有什么好感。
但也说不上有多厌恶。
所谓奸臣误国,在他看来跟红颜祸水一样,主要责任不在奸臣和红颜。
而在那个上位者!
若是上位者头脑清醒,能力足够,奸臣怎么误国?红颜怎么为祸?
但杨国忠之前毕竟依附与鲜于仲通,还跟李白有过节。
肯定是不能说用就用的。
需得敲打一番,再教育教育才行。
好在他跟鲜于仲通的时间还不算太长,许多事都只是知情而已,并未直接参与。
要说他还得多谢人李白。
要不是因为李白打断了鲜于仲通一条腿,鲜于仲通大怒之下让他全心全意对付李白。
以杨国忠的身手,免不了要沾上无辜之人的性命。
那样的话,李瑁可就真的不能用他了,不杀就算不错了。
毕竟一开始就给自己立下了爱民如子的人设。
李白、苏曼莎对自己那般信任,多多少少都有这方面的原因。
而且自己要在剑南站稳脚跟,最大的依仗就是民心,所以这个人设绝不能塌!
等到杨国忠说完,李瑁心里已经有了决定。
先把他跟这些山贼一起发配到老君山去做苦力,一来算是惩罚,二来也是磨炼他的心性。
等到时机成熟,再将他调回身边听用。
至于怎么用,是重用还是随便用用,到时候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