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月以来,无论多忙,感冒发烧,都没有敢耽误一天,每天保证4000字以上,有时候6000字。这样,一个月写完了十三万多字。结果十号被通知,因为过年期间休息了一个多月,已经被取消全勤奖资格,没有最低保障收入了,于是心态爆炸了,想哭。
其实仔细想想,当初写作的初衷只是为了玩,给不给钱都写的很开心。为什么就不开心了呢?因为编辑找你签约,限制你日更的字数,感觉到了束缚。当你兢兢业业按照合同履行的时候,觉得有稿费,累一点,也可以接受的吧。但是某天因为错发一节,变成了3700,那一个月,你的保底没了!你是不是很崩溃?然后继续写,终于过年了想休息一下,想想一个月不写就不写吧,下个月继续,结果,你被取消资格了。我想,这可能是每个小白的血泪史吧。一笑而过。
朋友圈里,每天都有各种情绪化上演,可以根据好友们的只言片语猜测她或者他,今天遇到了什么事儿。然后你会有很强的带入感,感同身受。
其实人都是这样,一个乞丐,每天晒着太阳,偶尔得到帮助,他就很开心。可是,当有一个人,持续的帮助他几天,突然就消失了,他就很懊恼,愤恨。仿佛那个人帮助他就是必须行为了!这个是什么心理?
你离开家很久了,很少休年假,领导每次节假日都安排你加班。突然有一天,你想回家了,决定这个年不替其他人值班,然后,就会出来一堆同事埋怨你!因为你破坏了他们休假的计划!于是你的本来合情合理的休假,就变成了被大家愤恨的休假了,这又是什么心理?
在街角,一个卖橘子的小摊贩,打开很多让路人品尝,基本尝过了都会买,有的多,有的少,不买的人,寥寥无几。
一对儿年轻人过来了,女孩儿尝了很甜,
“买一点橘子吧,很甜。”
男孩一脸不耐烦的:
“家里不是还有苹果吗?看到什么买什么!”
女孩的心情当时就不好了!拿起袋子就装橘子去称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