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夫人欣慰的看了一眼儿媳,不愧是她千挑万选才挑出来的人,到底是懂人心意,哪怕不用自己多说也能明白她未竟的话。
“你也知道的,润之这孩子和他爹一样,一门心思扑在案子上,这次去华阳县也是为了尽快接任,等到那边稳定下来了,我便让他把你接过去,你看可好?”
小唐夫人听到这话,羞涩的对着婆婆笑了笑,“儿媳全凭婆婆安排。”
唐夫人出了儿媳妇的院子,一边往回走一边感叹,自己这夫君还有儿子都是不省心的,也就只有儿媳最懂她,自己甚至不用多说,就能让她理解自己的用意。
“夫人,姑爷既然不往家里来信,咱们就往华阳县去上一封信吧?”
小唐夫人的贴身陪嫁丫头站在一旁,看着小姐脸色实在不算好,忍不住出声劝道。
自家小姐的脾气怎么样她还不清楚吗?只怕等到姑爷回来以后,又有苦头吃了,就是不知道这次是睡书房还是负责给小姐敲背。
唐夫人嘴上说着不在意,心里还是很在意的。
“我才不自讨这个没趣,既然他连信都想不到写,我又何必去找不自在。”
丫头听了之后还想再劝,可是看着自家小姐坚定的神色,到底是没再说道,姑爷也是个倔脾气,小姐这脾气也不遑多让呀。
远在洛州的小唐大人正和杨大人商量事情,却猛地打起了喷嚏。
杨大人担忧的看了他一眼,“你这该不会是着凉了吧,待会我让下人给你熬些汤药?”
听到自己要喝药,别管是不是真的着凉,小唐大人的第一反应便是推辞拒绝。
“这点小毛病我还是扛得了的,药就不必熬了,顶多让厨房给我煮一碗姜汤。”
杨大人忍笑将事情吩咐了下去,他就知道,就算自己不开这个口,好友也会主动要求的。
不过嘛,他还是忍不住多了一句嘴。
“我看你这段时间忙得很,是不是忘了给家里去信,弟妹那脾气,”杨大人暗示的看了他一眼,“啧,回家以后你又有的受了。”
话是实话,杨大人说的也都是真的,没有任何拱火的成分。
可也正是因为这画面感太真实,小唐大人都忍不住哆嗦了一下。
“你可别说这些了,先把案子办好比什么都重要。”
杨大人假装没看出他在刻意转移话题,又将注意力重新放回了两人正在商议的剿匪事宜上。
他们二人,一个在金陵城经营已久,一个也是在京城鲜少外出,和那位苏州府尹并不相熟,想要和他结识,且从他手里借兵,还得好好筹划,最好是有人从中牵桥搭线。
“大人,您要查的事情有结果了,这张大人近日住在安国寺里,同他一起的还有他的妻儿,只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