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好今年佟家种地多,答应捐五十袋玉米,才把何根生保住。
佟氏去的时候,一家人正在拼命的搓玉米呢,要先把这些玉米搓出来,在限期内交上去。自家的玉米不够,还要跟别人家换。
她回来还跟吴小玉说:“你大舅母不是舍得花银赎人么,怎么又想开了,用粮食把何根生换回来。”
吴小玉说道:“还不是被我吓的,我说何根生若是办了军籍,以后就不自由了,什么都得听调遣,我大舅母也是怕她花钱娶来的女婿再不能养老。”
佟氏道:“那倒也是,好算把闺女嫁了一个能指望的,再成了兵籍,钱不白花了。”
吴小玉却道:“呵呵,谁知道呢,这次用粮食换过去了,下次能用什么换。”
佟氏道:“咋着,还有下次?”
“娘啊,这只是修城墙,徭役就派到咱们村来了,以后再征兵呢?战事那危急,朝廷肯定要增兵,增兵还是就近调遣快呗,咱们这边打仗,兵也就从这边征,两军阵前伤亡小还行,伤亡大了,征兵是一定的。”
佟氏又上火了:“这可咋办了,你哥要是回来,会不会也被征兵了?”
“没事,就算真被征兵了,直接让他到铁辰身边去,铁辰不会让他有事的。”
佟氏又上火了:“唉,这是个什么年月啊,咋又出这事了呢,就不能让老百姓消消停停的过个好日子!”
吴小玉心想,这事谁理解呢,干什么好好的日子不过,偏偏要打仗,打仗能得到什么?就看到满城场死人,土地抢过来抢过去,哪个在战场上拼死拼活的也没得利。
几天之后,村里的壮年男丁走了一半儿,毕竟不是所有人都能拿出那五十袋粮,也不是所有人都能临时办个喜事啥的,没办法就还是硬着头皮去了。
吴小玉家倒是太平得很,就算有四个男丁在家,也没人来催,都知道征不了她家的徭役。
就这样顺利把地里的粮食收回家来了,该脱粒的都脱了。
何美凤那边的地还没收,他爹娘为了帮儿子,把自家的玉米也收回来,都在家里搓玉米。
何美凤不知是赌气还是怎么的,干脆也去帮忙搓玉米,根本不提收地的事,或许也是猜测吴小玉会让人去收。
吴小玉早就说了,不能眼看着春天哥哥和季铁辰辛苦种下的粮食扔着,便让家丁们去收割。
好在吴大山的地不多,人多去,两天就割完了,然后也不管何美凤什么态度,运回来卸到她的院里,至于脱粒,那就没人管了。
在地里收地不用看她的脸色,勉强给干了,到家里去给她脱粒,再听她的讽刺挖苦,就算是仆人们,谁也不愿受那份冤枉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