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日一早,苏白起了个大早,之后的两日,为了避嫌,他再也没有跟舒墨同寝过。
第三日,苏白到了暮城。一到暮城,距离桂花巷,便也不远了。想到这点,苏白有些忐忑。历经沧桑之后,他不知道如今的他……该用怎样的心情去面对阿葵。更不知道,他跟舒墨之间的事,应该怎样处理。
在战乱之时,暮城并未受多少波及,阿葵如今十有八九是在家中,一连数月未归,他怕阿葵另作他嫁,更怕阿葵以为他在战乱之中殒了命。
不知为何,在进了暮城之后,舒墨便也变得格外沉默。他似是又恢复了从前那般风淡云轻的模样,但不同的是,此时的舒墨,明显要比之前显得有些沉重。
苏白不知道他是因何而沉重,他们并肩走着,一路无言。待得行至桂花巷时,舒墨突然问道:“阿白,若是她不在了,你会不会……”
“不会的。”听得此言,苏白立刻否定道:“大人,您若是爱过一个人,便就会懂了。”
倘若他真的爱过一个人,他会懂只要彼此住在彼此心中,分别就不是距离。无论怎样,他都始终坚信,阿葵仍在等着他。
他若是真的爱过一个人。听得此言,舒墨偏头看向苏白,眸中突然有种难以言喻的情绪,他看着他,最终却什么都没说。
二人并肩,一道走进了桂花巷。因是冬日,小巷之中已与春日大有不同。天寒地冻,为御寒冷,家家户户都紧闭着房门。与从前相同的是,桂花巷中的桂花还和从前一样青葱。
一别十余年,舒墨再次回到这里,心情与苏白一样,都有一丝沉重。但更多的,则是怀念。他怀念儿时在桂花巷中的日子。那时他爹为防老皇帝对他起杀心,故而便将自己唯一的儿子送在了这里,在这里的每一刻,那些沉重的包袱,似乎都被放下了。
因为放下,所以快乐。可惜的是,最终的他还是离开了这个令他充满无限回忆的地方。幸好,在经过了这么多风雨之后,兜兜转转,他还能和他最想见的人见面,还能和他一起并肩走在这里。
这般想着,二人已至阿葵门前。因着临近过年,阿葵门前挂着灯笼,红灿灿的,灯笼好看极了。如此艰难的挪着步子,想了想,他偏头看向舒墨,问道:“要不,您先在我家里坐一会儿?”
毕竟是要见阿葵的,他回来时,贸然带了个人,他怕她认生。当然,他更怕的是,阿葵没大没小,见了舒墨,会不知轻重,万一得罪了他……
“嗯。”
破天荒的,舒墨同意了。看了眼阿葵门前的大红灯笼,舒墨转过身,推门进了苏白家中。
见舒墨进去,苏白忐忑的拽过他的驴子,敲了敲对面的门。下一刻,门开了。露出了一位年轻女子的脸,她束着头发,发间别着枝腊梅。姑娘的脸生的极是好看,尤其是眼睛。好看虽好看,苏白有些愣怔的看着她,问道:“您是?”
这姑娘眼生的紧,据他对阿葵的了解,她应是没有这样的朋友的。姑娘一见苏白,眉头轻轻蹙了一蹙,她拉开门,问道:“您是苏白吧?”
虽不知她为何认得他,苏白点了点头,问道:“我来找……”
姑娘打断他,有些难过的转过身,请苏白往门内走去,边请边道:“我知道你是来找阿葵的。”
苏白随她走进了门。不同以往的是,门内和从前已完全不一样了。看到这般风景,苏白心中微微有些沉重,他在门前站了那么久,倘使阿葵在,定然不会有不出来之理。
这般想着,那姑娘已将他迎进了门。下一刻,苏白进门,那姑娘转去内屋,再出来时,手中拿了坛酒。她一边请苏白坐下,一边道:“这是黄叔差我给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