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博一听乐了,还好是这个情况,他还是可以应对的,大不了咱就给《兰亭集序》后半段给抛出来嘛!
这文章是崔博在五岁时候做的,毕竟是后世出了名儿的文章,以至于其还小范围流传过,甚至还有些文人续写下半段,还真有人献给崔博过…
但其意境只能说——差强人意。
其实呢,这后半段,崔博早就想着给补上了,但是!
‘崔博’的年纪还很小,写出来倒是没问题,有问题的是,他丫的还未及冠的少年人,那阅历真的能写出后面的意境么?
不过该怎么说呢?还是作了罢!该装逼时…我崔博绝不犹豫!
“事多倥偬,还真未想过,请与我片刻!”崔博撂下了这句话,垂下头,作出冥思苦想状。
是也…装逼那必须得装个全套哒!
若是直接念出来,还少了那么点儿意思,时人或云:乃是前作,或为精心雕镂所作,或有文宗指点等等。
干脆崔博就做个假象——爷是现场作的后半段,甭管信不信吧,爷就是这么的牛掰!
《兰亭集序》崔博哪儿不会背呐!他只在心头迅速过了一遍,而后一句一顿,慢慢吟咏而来——“熹平三年,岁在甲寅,暮春之初,会于安平崔里小沱河之畔,修禊事也…”
这段是之前未作的,崔博干脆直接给加上了时间地点事件,如此才符合文章的格式,接下来便是崔博先前作的那段——“此地崇山峻岭…亦足以畅叙幽情…”
此句念完,诸人瞪大了眼睛盯着崔博看,而崔博在诸人的期待下,沉思片刻开口道:“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
这句没什么,可谓是平平无奇,交代了当天的天气。
“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这句一出,诸人皆惊——有内味儿了!
但是他们谁也没有出声打扰,只是屏住了呼吸,期待着下面的文章…
好啊,崔博看着他们的表情,心道都是些识货的主儿,便一口气将剩下的内容全抛出来了——“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
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崔博一口气念完后,众人的表情各异——荀彧垂头不语,钟繇若有所思,赵俨瞪大了双眼,繁钦闭上了双目…似乎在细细品味。
不得不说,此文中虽语句简短,但其意味很深——不同于以往的骈文,其文不甚华美,说实话…甚至可以说得上是“简陋”,但是其内涵的深意…饶是在座的皆是才俊,也难在片刻之间理解其真意。
好半晌,繁钦反应过来了,他先是抚掌盛赞道:“斯文一出,百载文章无颜色!”
哟呵…倒真是极好的评价,这繁钦看来对此文是极欣赏了,崔博连称不敢。
但是繁钦末了又来了句:“此文意极深长,斯可谓未经生老病死而不得作…崔君真文情高旷者也!”
繁钦的目光灼灼,直刺崔博的眼睛,可能就带着那么一丝怀疑,怀疑这不是崔博所作——因为崔博太年轻了!
年轻人或许有才华、文气,但毕竟阅历摆在那里!年轻人如何又懂得‘死生之事’?毕竟不是垂垂老矣的老朽,也不是历尽沉疴的病秧子…
崔博对此只有一句——呵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