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去说降五关守将,那是崔博把准了他们的心思,这回的冀州之事…他可是说不准了!
往冀州一行,若是落得袁绍手里,还则罢了,他也是个爱敬士人之人,至少表面如此,肯定是不会将崔博怎么着。
但他喵的哪儿来的这般好运?一旦身处险境,人家士卒可不和你讲道理,拿着首级去领赏才是硬道理,要不然杀良冒功的哪儿会这么多?
关羽、张飞算了…韩当、周泰也算了…若是蒋钦在,或许还成,但是他现在见在何处,崔博还真不知道呢。
刘备先前倒是说了,要把他在常山的心腹全招到雒阳来,但是崔博是迟迟没见到。
“常山之事,不知公奕、宪和现在出发了么?”
快到了也好,正好赶上趟了;没到也好,还可以接应、援手,就怕在正途中,不上不下的!
“廿日前,我就传了书信过去,现也收到了彼等的回信了,就是不知道彼等启程了没,”刘备说着,眉目间竟是有些黯然,“惜乎子笃、子循不愿入京…”
子笃是赵惇,子循是高诱,一个是常山土着地主出声,一个是不远处涿郡郡望,若是让他们不远千里来再入刘备之幕…还是有点困难的。
‘士为知己者死’有是有,但更多的还是,‘人在家族,身不由己’,譬如原本历史上,陈登那么欣赏、推崇刘备,却不能和他走,就是因为陈登的家族在徐州扎了根,让他们离了经营几代的徐州…呵呵…
噫…说起来,崔博似乎是漏了俩人,这二人倒是也挺符合的。
一个是夏侯兰,一个便是那沮授…
但转眼想了想,沮授就算适合也得不适合啊!必须得强行不适合啊!
沮授被袁氏举了茂才!这他喵的举荐之恩,可不是闹着玩的!说不得沮授就跟着袁绍跑了。原本历史上不就是这样吗…沮授先从韩馥,再从袁绍,按照三国志类游戏来说,冀州的那二位,与沮某相性相近…
得,还是用夏侯兰吧!
此君来到刘备帐下,这杂七杂八跑东跑西的小活儿还真没少干,多半就出自崔博之手,想来还有些惭愧呐!
“子若机敏且对冀州事熟稔,或可为首。”
刘备点头称善。
接下来刘备就与了崔博二百士卒,不是旁人,正是他那近卫白毦卫。
这倒是算刘备的私人部曲,且不住军营,来往城中、出入内外也方便,正好可以遮掩耳目,不让王允有所察觉~
不然或许刘备又得顶着那‘私通’的大帽子呐!
给白毦卫调走了刘备怎么办?这他喵的还用想,崔博寻思着刘备这厮根本就不需要侍卫,听说他前几天还当街手击十数泼皮,并尽缚彼等…
啧啧…瞧瞧!崔博那是一丢丢都不担心刘备。
待白毦卫换上了常服,崔博便辞了刘备,往那刘京东处一行——夏侯兰就住在刘备家旁边,唤上一声即可。
边走,崔博边和夏侯兰小声交谈着,送你送到雒阳外,有些话儿要交代~
夏侯兰呢,用着可以说是很顺手了,机敏且还有武艺傍身,能统兵、善治军,若是年纪再长些、性子再沉稳些,妥妥的独当一面的将才!
接下来呐,就是再找刘京东,细谈冀州一行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