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渊儿,此次去平景国,本督有事交代你去做。”
九千岁说罢,亲自斟茶,放下一杯在夜无渊的跟前,说话不紧不慢。
直到确定外边无人之后,九千岁方才说今日找他过来说话的目的。
“皇上一会儿便会下令让你前往平景国商讨和平相处一事,本督要你不仅仅是商讨和平相处,还要将平景国往本督这边拉拢,表面上你还是商讨和平相处,还要切记不要让平景国知道当初清乐公主的死与君庭之无关,那可是本督千方百计才下好的圈套,要的就是平景国皇帝憎恨君庭之。”
九千岁亲口承认当初清乐公主受辱一事,他是没想到平景国居然如此无能,这么多年一直只能保持僵持不下的局面。
他本以为那样就能激发矛盾,让平景国攻打安槐国。
“好。”
夜无渊应下一声,并没有多大的情绪变化,只是做做样子抿了一口茶,毕竟心思也不在这茶上。
“可义父准备如何让平景国的皇帝相信义父且配合义父装作答应和平一事且又与义父为谋呢。”
自古不会有帝王无好处便听信一个臣子的话,更何况,如今要听的是别国的九千岁。
“这倒是简单。”
九千岁起身到柜子那边拿出一个密匣,亲自打开发出里面的那封书信,上面还有九千岁的印章。
“本督承诺他们,只要他们借本督六万死士,等时候成功了,奉上三座城池。”
三座城池并不少,如今只是用来拉拢平景国换取六万死士。
夜无渊看着那封书信并没有去动,九千岁却推到了他的面前。
“你此次去拉拢平景皇帝,商量此事,让平景国假意先答应和平相处,后将六万死士偷偷借到本督手上,等君庭之放松警惕后再突发攻打安槐国引走注意助本督一臂之力,日后这三座城池便是他平景国的。”
以后更换安槐国的皇帝后,安槐国的领地他也不在乎,别说三座城池,若是这次平景国不同意,他还能出到六座城池。
一座城池一万死士,就不信平景国不动心。
“好,我都记下了。”
夜无渊将密匣子收起,怪不得九千岁拉拢那些大臣,为的就是今日附议他的这个提议。
一步步逼近,他的确是步步为赢。
“话本督说完了,事情也交代了,渊儿一定要记住本督的话,四岁那年起,你的命也算是本督给你的,千万不要辜负本督对你的恩情。”
九千岁说这番话并没有看夜无渊一眼,小小抿了一口茶水。
他看不到的地方,夜无渊捏紧了那密匣子,自己定然不能辜负他的“用心良苦”。
“义父放心,义父的恩情我始终记在心头,义父交代的事,我也一定会办妥。”
闻言,九千岁勾起笑容,放下茶杯摆了摆手。
“本督也只是随口一说,渊儿你别太紧张,本督自然相信渊儿是最忠心的,记得住本督的话就好,退下吧。”
“是,义父。”
夜无渊故作听话,应下便带着密匣子离开。
出了华阁殿,夜无渊停下了脚步,看着手中的东西,书信上还有云青的印章,这也会成为证据之一。
将军府
夜无渊前脚回到,后脚皇上就已经下令让他过两日启程平景国一事。
书房内,桀末将今日六皇子到将军府刁难鹿锦之的事情禀告,包括鹿锦之说的那番话。
“生是本将军的人?死是本将军的鬼。”
夜无渊呢喃一句,不禁嘴角微微上扬,若是当时亲耳听见会是什么样的感觉。
鹿锦之对六皇子说她的心已经给了夜无渊的话,桀末也都说出来了,这会儿看到将军嘴角的笑容,愣住片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