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去去,一群多情浪荡子。”姜珩连忙摆手,哄打好友。
“瞧瞧,瞧瞧,咱们的姜兄恼羞成怒了。”
“哈哈哈……”
“你们惯会开玩笑取闹我,真不是你们想的那样。家中胞妹来信,身为兄长自然欢喜,但又时妹妹太过懂事又令人心疼。”
“胞妹?我们可不信,书信呢,拿来瞧瞧,让大家瞧瞧是哪位情妹妹……”带头起哄的是姜珩在书院最要好的同窗,黄贞。
姜珩正值弱冠,生的身高体修,面若冠玉,一袭嫩青学子服,翩翩君子之气扑面而来。论武,他能空手捉虎,论文,他能冠压一院。
唯一美中不足的就是家世低贱了些。
不过君子交友寻志同道合,不在乎外物。
青年学子中,他得众人青睐。
妙龄女子又何尝不是芳心暗许?
但他身为家中长子,很多时候都要以承担家庭重任为主,不敢肆意妄为,一副少年老成的样子。
又心中记挂小妹的婚嫁,他深知必须要足够强大在父母面前说话才够有分量,才能插手。故,一心事业前程,无论是哪位姑娘明里暗里地明示芳心,都被他无情拒绝了。
越是拒绝,那些女子越发觉得他深情,是个不可多得的好夫君,心心念念不忘。
相比与他,他的同窗多是一十六七岁就尝过情事,至今府中多少都有两三个通房,更有甚者,家中已经订过亲,只等高中,喜结连理,双喜盈门。
有时出去相约,多是聚集青楼,美食、美酒、美人相伴,自称是潇洒快活。
姜珩这般清流混入其中,少不了会被同窗开笑。
姜珩无奈摇头,好在书信中无甚不能言说的内容,都是小妹讲述家长里短,对他和尧弟思念牵挂的话。
“信在此,你们仔细些,别弄烂了,不然我可不饶你们。”姜珩将信放在桌子上。
一书生眼疾手快一把抢过信,他和身边的人围着看不说,还厚脸皮地读了出来。
“兄长展信佳。”
“是你那小妹妹?”黄贞悄悄靠在姜珩耳边问。
姜珩点头。
“谢兄长挂念,书籍相赠,吾十分欢喜。时逢春寒,娘亲不胜。多年疾患缠身,药石难解。兄长切勿忧心,吾已抄佛经半卷,不日既成……”
今日见过三姐姐,又得春衣一套,心中得意,与之顽笑一二。吾已认错,还望大哥哥莫罚抄书了,不然吾要哭了。
吾第一次正大光明经过荷塘,万幸无二人。枯荷败景实难相看,想必待兄归来日,败景思兄一展颜,碧叶田田,盈盈绿绿,春色无边。
院中榕树又新芽,春日暖阳映下婆娑,吾于树下拜佛心,甚喜。
……
兄长不必过于记挂,且安心念书。
吾知兄长才学,亦不可自傲。
闲暇时节务必一同游览一方十色,读万卷书亦行万里路,观景入我眼,民苦入我心,虚怀若谷才是君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