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书轩www.hbcjlp.com

繁体版 简体版
聚书轩 > 军史小说 > 我在大宋贩卖焦虑 > 第二百六十四章 磨人的科举!

第二百六十四章 磨人的科举!(1 / 2)

 推荐阅读: 我和灵魅有个约会 龙族世界的幕后黑手 诡秘复苏:开局吓哭女主播 三体:史上最称职的面壁者 傻王别装了,丑妃靠美色称霸京城了 春回大明朝 绝世剑帝 从死人堆爬出来的千古一帝 千面公主她又妖又飒 灵气复苏,我从种田开始修仙
最新网址:www.hbcjlp.com

陈宓第一晚睡得早,没有受到别人呼噜的干扰,早上起来精神饱满,就着炉子煮了点热水,将被掰开的糕点吃了吃,便开始答题了。

经义这些是基本功,也没有什么好说的,对于基础扎实的人就是送分题,对于基础不好的人来说,不懂就是不懂。

陈宓花了一些时间就将经义给搞定了。

按照后世的话来说,这一部分不是拉开差距的题目,主要是拿来筛选学渣的。

不过都是过了解试的,大多数人在这一块上也不会太差,无非是多得几分少得几分的区别罢了。

后面的应试诗倒是有些看头,不过这一块也是受过严格训练的,这一块考什么格律之类的。

后世人常说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但实际上以中国人擅长考试的习性,只要是变成了考试,就会给你总结出考试规律来。

即便是看似靠天赋的诗赋也是如此。

科举的诗赋考试,始于唐玄宗时代。诗赋考试中所考诗赋多为律诗、律赋,其本身就已经格律化。

格律化意味着程式化,有规律的东西便可以被研究。

于是,研究诗赋句法、声韵、病犯、对偶的著作便应运而生,不断将程式化推向更高的水平。

所以市面上多有诗赋的考试教材。

比如王昌龄的《诗格》、《诗中密旨》,旧题白居易的《金针诗格》、《文苑诗格》,以及李洪宣的《缘性手鉴诗格》、郑谷的《新定诗格》、王维的《诗格》、徐隐秦的《开元诗格》、王起的《大中新行诗格》、许文贵的《诗鉴》、姚合的《诗例》、任博的《诗点化秘术》、郑谷的《国风正诀》,以及佚名的《吟体类例》、《诗林句范》等等。

别以为上面的就是全部哦,因为那些都是晚唐时候的考试参考教材,宋代的也有发展自己的参考资料,而且格法更加繁密琐碎。

唐五代研究赋格的专著亦不少,如浩虚舟《赋门》、纥于俞《赋格》、范传正《赋诀》、张仲素《赋枢》、白行简《赋要》、和凝《赋格》等等。

与诗律研究一样,这些书的作者们力图要为赋构建起一个通行的格法程式。

现存唐佚名《赋谱》一卷,乃研究所谓“赋句”,有壮、紧、长、隔、漫、发、送、虚、实等名目。

有些又分子目,如“隔”,谓“隔体有六:轻、重、疏、密、平、杂”。

当然,宋人仍有研究律赋程式的著作,与诗一样,也益趋繁密。

参考书这么多,当然不可能全部都看,其实也不必全看,尤其是陈宓这样有名师指教的,怎么可能让他花费那么多的时间在这上面,他自然知道怎么样去敷衍过去。

对,的确是敷衍。

在张载看来,以陈宓的诗词功力,完全可不用考这两项,只是考试这个东西是没法挑选的,只能整理出一套速成法给陈宓去训练。

以这套速成法练成的写诗法,自然不能写出传世名作,但敷衍一下科举的诗赋却是绰绰有余了。

这本来就不是重点,陈宓就跟填空一般将诗赋填上,回过头再看一遍,把自己给膈应到了。

这特么也叫诗赋?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