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市城很难攻下来,建安城肯定也不好打,不过这些难不住李中华,李中华亲自点将,让薛仁贵率领一万骑兵,先将乌骨城拿下,彻底断绝安市城和平壤的联系。
又派拓跋武男领兵三万,埋伏在安市城外不远处的树林里,只要安市城城主梁万春,敢派人去救援乌骨城,便将这些支援乌骨城的援兵,消灭在安市城外。
如果能够趁机拿下安市城是最好的,不能拿下也无所谓,派人死死的盯住安市城,不让他有机会和外界联系就可以了。
还可以时不时的骚扰安市城,让他们想种地都种不了,安市城的粮食再多,也总有吃完的那一天,到时候不攻自破。
岩州城的刺史府中,来了一个不速之客,宣称自己是刺史孙传音的故人,老朋友,让刺史府门外值守的士兵,前去向刺史孙传音通报。
这个时候突然有故人来访,引起了孙传音的警觉,怀疑对方是高句丽王高藏,或大莫离支渊盖苏文派来的人,意欲劝自己叛唐,重新回归高句丽。
孙传音内心有些摇摆不定,他是一名高句丽族人,心里其实也是不想叛离高句丽的,可是当时的情况,自己不向唐军投降,自己这条性命早就已经不在了。
而且,岩州城里的百姓,守城的士兵,也都会难逃一死。
向大唐投降,虽说是无奈之举,但老百姓们免受了战火的伤害,而自己也被大唐皇帝李世民,任命为岩州刺史,仍然管理着这座岩州城。
所不同的不过是,以前听命于高句丽王,或者说是渊盖苏文,现在则听命于大唐皇帝,仅此而己。
现在,安市城城主派人来游说自己,从新回到高句丽。
说实在的话,孙传音也并不是不心动,只是大唐皇帝对他也不薄,而且之前自己曾经已经有过一次反复,此时若是再反,日后大唐如果发兵再来,自己就里外不是人了,到的就算想再投降大唐,大唐也必定是不可能接受的了。
只是孙传音又有些担心,如果自己不答应,回归高句丽的话,又恐安市城会派兵来攻打岩州城。
所以,孙传音思之再三,左思右想,一直摇摆不定。
最后还是决定,以后就安心的做大唐的臣子了,抱紧大唐的大腿,跟着大唐混了。
现在听说有人来找自己,而且还称作是故人,孙传音一时又有些犹豫了起来,到底是见还是不见?
见面之后,若是对方又一再相劝,让自己叛离大唐,重新回归高句丽,自己又该如何是好。
思之再三,孙传音觉得这里是自己的地方,见对方一面,对方又能如何,反正自己就是打定了主意,不再回高句丽了,对方真要是发兵来攻岩州,辽东节度使也肯定会派兵来救援。
这么一想之后,孙传音也就不害怕了,不过为了自己的安全着想,他还是吩咐人,埋伏在屏风后面,这才让人把来访的故人,带进了自己的刺史府中。
来人一进入刺史府中,孙传音便惊讶的愣住了。
“传音贤弟,怎么不认识老哥,还是做了大唐的狗,就不欢迎老夫这个主人了。”来人冷笑着,很不客气的说道。
“梁大哥,你怎么亲自来了?”孙传音忍不住的大惊着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