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书轩www.hbcjlp.com

繁体版 简体版
聚书轩 > 军史小说 > 大唐可以更强 > 第一百三十章 夷男下聘

第一百三十章 夷男下聘(2 / 2)

 推荐阅读: 葬天神王 狙神的小祖宗野又甜 人在骑士之无限旅行 气吞寰宇 重回2000从芯开始 昭絮录 女配大人请你矜持 剑逆江湖 最后一个镇邪师 我可以提取技能
最新网址:www.hbcjlp.com

李淳风说完之后,又马上念诵了一遍《太上洞玄灵宝升玄消灾护命妙经》的原经文。

天尊告曰:汝等众生,从不有中有,不无中无,不色中色,不空中空,非有为有,非无为无,非色为色,非空为空,空即是空,空无定空,色即是色,色无定色,即色是空,即空是色。若能知空不空,知色不色,名为照了,始达妙音,识无空法,洞观无碍。入众妙门,自然解悟,离诸疑网,不着空见。清静六根,断诸邪障,我即为汝,说是妙经,名曰护命,济度众生,传教世间,流通读诵。

李世民笑了笑,又抽出了一份大唐日报,指着同样的位置说道“还有这一段。

这是唐僧在比丘国的佛道大辩论中,与代表道家的比丘国国丈的辩认,上面写道。

唐僧说:为僧者万缘都罢,了性者诸法皆空。大智闲闲,澹泊在不生之内;真机默默,逍遥于寂灭之中。三界空而百端治,六根净而千种穷。若乃坚诚知觉,须当识心。心净则孤明独照,心存则万境皆侵。真容无欠亦无余,生前可见;幻相有形终有坏,分外何求?行功打坐,乃为入定之原;布惠施恩,诚是修行之本。大巧若拙,还知事事无为;善计非筹,必须头头放下。但使一心不动,万行自全;若云采阴补阳,诚为谬语;服饵长寿,实乃虚词。只要尘尘缘总弃,物物色皆空。素素纯纯寡爱欲,自然享寿永无穷。

不懂的人猛一看,唐僧好高深啊。

可是李淳风是谁,说他是大唐的国师,也毫不为过,当得上是大唐的道门代表人物,对道家的经文,那是背的滚瓜烂熟,又怎么会看不懂这段经文的出处呢?

毫无疑问,这段经文又是剽窃了道家的心经,只是改头换面了而已,这段经文的原文如下。

世事无穷,观来尽空。既向玄门受教,便於心地下功。大智闲闲,澹泊在不生之内;真机默默,逍遥於寂灭之中。原夫要长灵苗,先持心地。六根净而千种灭,三界空而百端治。见闻知觉,是障道之元因;恬淡清虚,乃颐真之大义。若乃坚成学道,须当了心。心静则孤明独照,心存则万境皆侵。真容无欠亦无余,生前可见;幻相有形终有坏,分付何求。明知诸法皆空,万缘都罢,行功打坐,乃道之狂。布惠施恩,即德之诈。大巧若拙,还知事事无为;善计非筹,直要头头放下。但使一心不动,万行自全,每畅神而度日,实知命以乐天。任经春夏秋冬,饥餐渴饮;或对风花雪月,稳步安眠。若能对境忘情,逢场作戏,本来了在方寸,何必修於累世。永嘉既悟,强留一宿而归;卢行犹疑,谩等三更而至。是知物物皆空,尘尘总弃,性外更无实相,目前尽是虚泡。长生有物而混成,神鬼莫测;大象无形随处是,天地难包。信乎本要明心,何劳苦志,谅不由他,诚能自已。大辩忘言,真经绝字,赖啼乌宣扬,落花指示,石女亲传,木人举赐。浅智少识者,则曰不然不然;高明广见者,乃云如是如是。故悟则处处平夷,迷则头头踏刺。大抵欲修天外大成功,莫挂人间些子事。——《心地赋》

“这回,你还认为石猴记是在崇佛么?”李世民微笑着说道。

“贫道虽然看出来了,可是普通人看不出来呀!莫非这就是陛下所说的佛本是道。”李淳风苦笑着说道。

“万般皆是道,佛门既然己经入了中土,便也是一种道,一种融合了道门的佛门之道,道长不需要再纠结于佛道之争,朝廷既然己经制定了道,儒,佛的排位,就不会轻易的发生改变。

但佛门信徒众多,朝廷也不可能一味的打压,该安抚的时候,还是要进行安抚的,道长应该理解朝廷的难处。”

暂时解决了佛道之争,薛延陀的使者,又再一次的来到了长安。

这一次是因为,大唐皇帝同意了,将新兴公主下嫁给,薛延陀部的真珠可汗夷男,真珠可汗夷男特意派使者前来,协商下聘求娶公主事宜的。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