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其中既有人员伤亡的损失,也有经济上的损失。
任何一场战争都没有赢家,前朝人口最多时,全国有九百万户,经历了贞观十几年的发展,如今大唐人口最多也就三百万户,没有一个稳定的环境,人口是很难快速恢复的。
所以,能够以嫁一个公主为代价,换取邻邦的友好,给百姓一个安养生息的环境,李世民觉得很划算。
正在这个时候,有好几个国家,派使臣不远万里的来到长安,向大唐进贡,想和大唐搞好关系。
各国使臣都听说了,大唐刚刚将一位弘化公主,下嫁给了吐谷浑的可许慕容诺曷钵,现在吐蕃也派了求亲使,前来长安求亲,而且大唐皇帝似乎己经答应了。
而是,各国使团的人都很心动了起来,吐谷浑在五年前,被大唐打的大败,最后才臣服于大唐。
而吐蕃听说也因为侵犯了大唐,最后被大唐给打败了,这才派了大臣来大唐谢罪,并且向大唐求婚的。
既然他们这两个国家,都可以向大唐求娶公主,而且大唐的皇帝还同意了,那我们国家为什么不可以,也向大唐求娶一位公主。
这里面尤其以大食国,天竺国,以及霍尔国,格萨国,回纥国为最,他们觉得自己的国家,哪一点也不比吐蕃和吐谷浑差,应该也有资格向大唐求娶一位公主。
这么多的国家,都想要娶大唐的公主,作为天可汗的李世民,可就有点为难了。
虽然说像弘化公主,文成公主这样的,由宗室女封为公主,还有大把的宗室女,可以封为公主。
可是大唐的公主又不是大白菜,随便哪个国家开口,大唐就都要答应,嫁给对方一位公主。
但若是强行拒绝,又有些说不过去,大唐虽然很强,可四周的强敌也不少,再把这些国家得罪了,也是件很麻烦的事情。
须知蚂蚁虽小,但是数量多了,也一样的可以咬死一只大象。
况且传出去,对天可汗的名声也不好。
于是,李世民和大臣们商议了一下之后,决定把这个难题交给各国使臣,让他们凭本事公平竞争。
这竞争比的当然不是打架了,考较的是聪明才智,以及遇事的反应能力。
大唐是礼仪之邦,考校的当然是大家的智慧了。
李世民派人把各国在长安的使臣召来,对大家说道:“大家都想要迎娶我大唐的公主,但朕的公主也不多,现在适婚的公主只有一个,那就是文成公主。
既然大家都想要迎娶文成公主,那就各凭本事,朕出几道难题,考验一下大家的智慧,胜出者便可以代表你们的王,迎娶朕的文成公主,大家可有什么意见。”
各国使臣都没有意见,认为这很公平。
禄东赞心里当然很不满了,不但有意见,而且还是很大的意见。
只是他说不出口啊!大家都没有意见,只有你一个人有意见,那岂不是告诉大家,自己很心虚了吗?承认自己比大家都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