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言一出,君臣愕然,吏部尚书追问道:“殿下难道听说了什么?”
贺兰雪摇头,解释道:“隐忧而已,朝廷的俸禄优厚,对于贪官的定罪量刑也有一度的尺度,这两年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百姓的生活也比从前更好,但人之欲望如沟壑难填,贪腐的结果轻则罢官,重则流放杀头,那抢劫无疑是来钱最快的方式,所以,我只是担心有官员、流民与倭寇勾结,有人提供方便,有人参与其中,包括后期的销赃。也或许是我想多了,当然无事最好。”
晋武帝若有所思,他想过流民与倭寇是否勾结的问题,官员……
尹京彦连连点头,赞道:“娘娘如今退出朝堂,还能对天下事洞若观火,臣佩服之极。请问娘娘,剿灭倭寇,您又有何良策呢?”
这两年的倭寇已经隐隐成了气候,这次的事情更印证这一点,剿灭倭寇也势在必行,这两年朝中也时有探讨,沿海诸州府也不时有派兵,但效果差强人意。
贺兰雪的脸上露出一丝的厌恶,想到几百后,在自己生活的时空里发生的那些时,她就想把这些人统统消灭,她思索一下,答道:“倭国是个岛国,地域小而海岸线长,岛上物产贫瘠,尚武,有野心,据说现在他们国内动荡,门阀割据,皇帝势弱,从前大晋禁海,他们便垂涎大晋地大物博,所以不时有侵扰,这些人若不根除,早晚会危害大晋更深的利益,所以……多造战船,培训船员士兵,阻截打击倭寇,大晋国人若参与当用重典,以示决心,对于他们,呵呵,一旦交锋,没有俘虏,只有死人,打到他们谈晋色变。”
工部尚书说道:“如今加上工部在造的,战船已经五十艘,火炮、弓弩也数量可观,剿灭倭寇当足矣。”
贺兰雪含笑:“北狄已经沉寂多年,不得不防。”
杜国忠说道:“朝廷为防范北狄战事,另有武器弹药单独备案,用以专供。”
这些年北狄一直蛰伏,魏锦辰被贺兰雪的江湖令逼在北狄动弹不得,稍一露面,就被一群江湖人盯着,各种小动作不断,逼得他无法回到大晋一施手脚,更有甚者,有人潜入北狄,行刺了几波,搞的魏锦辰等人不堪其扰。但北狄向来不是安分的民族,大晋也向来不敢放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