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方双手合十胸前行了一礼,“正是。”
“大师见谅,想问问您入京是为何事?”
“打算去『药』师寺挂单,暂时会在京城修行一阵。”
“哦哦,”守城官恭敬的问:“请问能否让我们看看僧牒,按例需得检查一下。”
“那是当然。”盲僧从怀中『摸』出一个绸布小包来,『摸』索着解开,捡出僧牒,递给他看。
城门官验看过后,自然也知道了对方的名字,将僧牒还回去之后,体贴的问道,“本应大师,您眼睛不方便,需要我们派人送您去『药』师寺吗?”
“『药』师寺还是在六条大道那边吗?有没有搬动地方?”
“没有,还在老地方。”
“那就不用了,”名为本应的盲僧和蔼笑道,“我能找到地方的。”
“以前来过吧。”
“是,很久很久以前,来过的。”本应『露』出怀念的神『色』。“那时候,进入京城还没有这么麻烦呢。”
“哦?”守城官有点不明所以,“抱歉,大师,我们检查耽误您时间了。”
“不,不,您工作是理所当然的事,只是想起了昔日的一些情景而已。”
守城官也就没在意:“那好,您可以走了。”
又有人要进城,守城官带着兵士继续上前检查。
查完这几个,一回头,发现这位大师仍然停在原地。
“怎么,大师,您还不进城么?”
本应一副茫然的样子,“怎么,我可以进城吗?”
“当然可以啊,不是说了吗?”守城官说,“您请进吧。”
“多谢啊。”本应细微的松了一口气,迈入城门。
不久之后,京都开始渐渐有了这位本应大师的传说。
是一位流浪的琵琶法师。
所谓琵琶法师,就是盲僧以琵琶为“俗讲”、说唱历史故事伴奏。
与宫廷雅乐琵琶相比,弹奏更为随意而富有灵『性』。
在『药』师寺挂单。
每天下午,会在寺庙后门弹奏琵琶讲些佛经小故事、物语之类,赚取些银钱生活。
据说琵琶技艺高超,即便手中拿的是一把普通琵琶,弹奏出来也格外动听。
可令人哭,令人笑,轻而易举地『操』纵听者的喜怒哀乐。
不过,这并不是他如此惹人瞩目的原因。
据说,他有预言能力。
曾随意对某位在场中听琵琶的中年男子说道:“恭喜,明天你将得一女。”
这rén qi子正逢临产,到了第二天,有好事的人上门打听,果然他家生了一个女儿。
又对一名商人说过,“您最近有破财之相,还好人没事。”
不久,那位商人收到消息,自己一批货物在运来京城时,被一群匪徒抢劫了。还好负责运送的小舅子,果断带着伙计抛下货物逃跑,匪徒们贪着那些财物,并非追赶,因此才幸运都保住『性』命。
诸如此类的事还有很多。
琵琶法师的预言相当灵验,迄今为止,都没有不应验的。
应该是修行高深的缘故吧。
大家都这么想,信奉他的人越多。
但是这位本应大师依然保持着谦虚、温和待人的态度,对于供奉的贵重礼物一概不收,保持着和以前一样简朴的生活方式,只收取少许钱供自己日常生活,有余钱还会放到『药』师寺的募捐箱去。
如此豁达,人们觉得他符合高僧形象,更加尊敬他了。
连宫中都听闻了本应大师的名声。
触动了怀仁的心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