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时间,学校的资金源源不断涌入。有了钱,就能修建更好的教学设施,何况老师们的待遇也不差,于是更加尽心尽力地投身教育事业。自次,A中一跃成为我们这十八线小城市的教学金字塔尖端,一直到现在。
那么你要问了,这和武警军官学校有什么关系呀?
别急,我这就讲。
本来啊,我们这十八线小城市是没有资格设立军官学校的,可是隔壁S市的着名军官学校扩建,苦于市区没有额外的地方建一所这么大的校区。
如果非要修建,只好在S市的偏远郊区拉出一块地儿,可是那里的交通、生活设施又多有不便,老师和学生们都实名反对。
正当这关键的时候,那位老校长,咳咳,是的,又是他出现了。
老校长立刻奔赴S市,和军官学校的校长沟通,承诺可以将我们学校的三分之一划出去,作为武警军官学校的分校区,并且免受任何费用,只需要每年高一新生军训,可以由武警学校提供教官。
这条件一开,S市武警学校的领导老师学生们接连几天开会商量,最后认为,比起在郊区呆着,还不如直接搬到我们这十八线城市。
虽说城市小了点,可是一应生活设施俱全,而且环境也不错。两个城市相隔并不远,只要一个小时的车程。
于是在我们老校长的争竭力取下,武警军官学校一部分学生和老师浩浩荡荡地涌入我们的校园。正好学校后面的荒地和小树林略微修剪之后,还可以用于训练场地,简直不能再完美。
自此以后,武警学校和A中就建立了及其深厚的友情。这一点,特别体现在军训时候,对待A中学生的训练格(苦)外(不)认(堪)真(言)。
听说,这是武警学校高层特意吩咐下来的。我们学校如此友好地接纳了他们,解决了这样一个大难题,因而一定要让我们的学生真真切切地体会到军队的生活。
于是乎,相比其他各个高中单调的军训,我们学校的训练内容变得无比丰富多彩,不仅可以实地参观体验部队生活,还能真枪实弹地进行射击训练。当然,用的是空包弹。
这么长长久久地下来,A中的学生也习惯了隔壁有这样一个学校的存在,下午准时射击训练,晚上九点上自习时又会听到唱军歌的声音。
当然,这样的生活方式自然吸引了很多学生对于部队的向往,男生的一举一动也是向部队的要求靠齐(这里请自动忽略我们的赵大校草),还有个别女生每到训练的时候就趴在窗户上看对面的兵哥哥们。
比如我此刻就正津津有味地看着对面趴在地上的兵哥哥们,一个接一个地练习打靶。
什么?你问我怎么知道这段历史的?
咳咳,不瞒大家说,那位传说中的老校长,就住在我家楼下,和我们做了好多年的邻居。这些光彩历(八)史(卦),都是这位老爷爷和我爹下棋的时候,透露给我的。
哎,低调低调,我目前为止也就告诉过小艾和木小鱼。
正当我看着训练,脑海中神游天际时,一个声音打断了我的思绪。
“和霁……夕?”
这,略熟悉的声音,我回头一看。
“章小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