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如今杜婆子已经找好了人,若是此时换人,就有些不厚道呢。
对此,姜采只能遗憾不已。
若是再需要人定会第一时间通知杨春桃。姜采忍不住念叨道。
这么一琢磨着,夜色就彻底暗了下来,没注意这入口处也已经摆上了摊位。
隔壁是个卖各色糕点的摊位,占地不大,摆出来的也不过是桂花糕,绿豆酥,杏仁饼等常见的糕饼,看着中规中矩的,但五颜六色的错落的摆了一桌子,倒是赏心悦目的很。
虽然比不上那老字号的点心铺,但价格却是便宜上一大截,因此在这夜市摊上也颇为受欢迎。
卖糕饼的是一对儿青年夫妻,男人身量修长,看着斯斯文文的,小娘子也是秀秀气气的,一笑起来有对小梨涡,看着讨喜的很。
两人出摊时礼貌的同姜家人打了招呼,倒是让姜采好感倍增。
见灵儿眼巴巴的看着那糕饼,当下也不吝啬的买上了几块儿,还没开始上客人前一家人一人一块儿先甜了甜嘴儿。
味道也是中规中矩的不甚出彩,但对于夜市摊上的顾客来说,已经算得上好吃了。
经过这么一个小插曲,华阳街的夜晚算是彻底拉开了序幕。
同姜采料想的一样,这个位置的确不占什么优势。
从华阳街入口进来的客流还是下意识的往里走,压根不太关注门口的摊位。
但因为有昨日成功的经验在,姜家人也毫不气馁,反而热情高涨起来。
昨日的套路也一一施展开来,高声吆喝招揽,免费试吃,如此下来倒是屡试不爽。
很快姜家的摊位上就坐满了人。
连带的周围的摊子也被带动了起来。
入口处又一次如昨日那般人声鼎沸起来。
一连七八日,姜家人都固定在同一个摊位上,时日久了倒真的如姜采所料那般,如今即使不用卖力招揽,只要上了客流,就会有不少回头客来。
如今那杜婆子介绍的妇人李氏也已经越来越熟练,白日里杜婆子同她一起,两人手脚都麻利的很,蒸馒头,烤烧饼,涮面皮,择菜洗菜,帮姜采包揽了所有的杂事。
一来二去姜家人当真是轻松了不少,中午还能安安稳稳的歇个午觉,下午几人精神焕发的出门摆摊,方觉得松了一口气。
中午的烩菜不好不坏的,收益平稳,晚上的面皮倒是肉眼可见的越来越受欢迎,如今有了杜婆子同李氏的加入,姜采也放心大胆的增加了份量,如今算下来,倒是比刚开始出摊时每日多卖出去多一倍不止。
一到晚上出摊,姜家的摊位上人就没有断过,连带的这门口的位置如今也抢手的很。
有好几次若不是姜家人出摊早,都险些被旁人占了去,惹得姜采如今最大的焦虑就是这摊位。
若是有个自己的饭馆就好了,哪怕地方小些,那怕摆不了几张桌椅。
但那是属于自己的位置,谁也抢不走占不到的。
每到此时,姜采都有些意兴阑珊,心中也会涌起强烈的想赚钱的欲望。
只要有银钱,哪怕暂时买不起铺子,先租赁一个也行啊!
想到这里,姜采就忍不住心潮澎湃,再进一步的心也越发强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