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曾将自己比作鹓(yuān)鶵(chú),将惠子比作鸱(chī),把功名利禄比作腐鼠,表明自己鄙弃功名利禄的立场和志趣,以此来讽刺惠子醉心于功名利禄且无端猜忌别人的丑态。所以鹓(yuān)鶵(chú)用以比喻贤才或高贵的人。
青鸾又名鸾鸟、青鸟,在五凤中是可能是较为人们熟知的一种。中国古代的小说家常常把青鸾比喻成春神的使者,也用青鸾象征西王母,代表着幸福安康。古人们觉得鸾是春神的使者,还象征着东王公与西王母,因为青鸟是他们二人身边的神兽,青鸟的翅膀青如碧湖,在太阳下还泛着柔和的光,传说青鸾是为爱情而生的鸟,它们一生都在寻找另一只青鸾。
鸑(yuè)鷟(zhuó)象征着坚贞不屈的品质,多用来比喻明臣贤士。
唐代诗人崔浩的一首《黄鹤楼》传唱千古,“故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要知道世上并没有黄色的鹤,黄鹤楼最初建立在鸿鹄矶之上,最后以讹传讹成为了黄鹤矶。其实黄鹤楼应该叫鸿鹄楼,当年仙人所乘的不是黄鹤,而是一白色的凤凰——鸿鹄。
实际上,鸿鹄是御赐的守护山林的神兽。他世代守护着山林,守护着每一寸遍布绿植土地。
鹿精引着众人来到了山林深处,因为此小城就位于山林之边,所以说他们出入山林很方便,同时那小城也是进入山林的必行之路。此必行之路,也是过客、旅者所常常取的一条捷径。
所以,也就是说白凤凰鸿鹄是算准了李轩成、宋棋来这帮人定会从这里经过,所以说才派鹿精在那处等待众人的。但是,他们一行人是否就是鸿鹄所等待的、能够解救山林的人,这还无从得知。
她先叫众人去休息,并相约半个时辰后带着他们去见鸿鹄。
因为现在在见鸿鹄鸟之前,鹿精还要做一件事情,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那就是——给鸿鹄酿酒,白凤凰鸿鹄最喜欢她酿的桂花酿了。
既然该找的人找到了,那自己的任务也算是完成了,鹿精想着也是时候做一壶桂花酿送给鸿鹄了。这些日子鸿鹄为了解决山林干旱一事,费劲了心思与经历。
所以说鹿精她打算做一壶桂花酿送去给鸿鹄,顺便告诉鸿鹄,自己已经找到了她所说的那一帮人了。
此时正值十月,桂花开得正烂。第一步就是先要拾取新鲜桂花,她在树下铺上一层布,接着就见她轻轻一挥手,桂花就随着她手起手落带来的掌风而随风落下。
接着她轻施法术,挑出了杂质、花梗和枯叶。再筛掉细小的杂质。
长袖一挥,引来了远处的稀少的清水,用以冲洗桂花,去除灰尘。
接着她吹了一口气,只见桂花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就干燥了,这要比自然晾干快上许多。难道说她这口气是仙气吗?是的,也算是吧。
她用法术熬好了粘稠的糖。然后将之冷却。将控干的桂花装进密封的酒坛子里,加一点点盐拌匀,腌大概十分钟。
然后又将冷却的糖浆倒入腌渍过的桂花里搅拌,密封酒坛子。接下来就是最后一步了,对酒坛子施法,加速桂花酿的发酵。
关于这桂花酿,古时有个传说。
传说古时候两英山下,住着一个卖山葡萄酒的寡妇,她为人豪爽善良,酿出的酒,味醇甘美,人们尊敬她,称她仙酒娘子。
一年冬天,天寒地冻。清晨,仙酒娘子刚开大门,忽见门外躺着一个骨瘦如柴、衣不遮体的汉子,看样子是个乞丐。酒仙娘子摸摸那人的鼻口,还有点气息,就把他背回家里,先灌热汤,又喂了半杯酒,那汉子慢慢苏醒过来,激动地说,谢谢娘子救命之恩。我是个瘫痪人,出去不是冻死,也得饿死,你行行好,再收留我几天吧。”
仙酒嫂子为难了,常言说,寡妇门而是非多”,像这样的汉子住在家里,别人会说闲话的。可是再想想,总不能看着他活活冻死,饿死啊!终于点头答应,留他暂住。
果不出所料,关干仙酒娘子的闲话很快传开,大家对她疏远了,到酒店来买酒的一天比一天少了。但仙酒娘子忍着痛苦,尽心尽力照顾那汉子。
后来,人家都不来买酒,她实在无法维持,那汉子也就不辞而别不知所往。仙酒娘子放心不下,到处去找,在山坡遇一白发老人,挑着一担干柴,吃力地走着。仙酒娘子正想去帮忙,那老人突然跌倒,干柴散落满地,老人闭着双日,嘴唇颤动,微弱地喊着:“水、水、……”荒山坡上那来水呢?仙酒娘子咬破中指,顿时,鲜血直流,她把手指伸到老人嘴边。
老人忽然不见了。一阵清风,天上飞来一个黄布袋,袋中贮满许许多多小黄纸包,另有一张黄纸条,上面写着:“月宫赐桂子,奖赏善人家。福高桂树碧,寿高满树花。采花酿桂酒,先送爹和妈。吴刚助善者,降灾奸诈滑。”仙酒娘子这才明白,原这瘫汉子和担柴老人,都是吴刚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