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这话不免让他又回忆起了当日的画面。自己坐在赌桌之前,小林劝阻着自己收手离开,但是自己选择听信周遭之人的言语,一意孤行选择留了下来。
老话说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陈三叹了口气,原来这话说的正是自己呀。
虽然说教唆唆使自己进入押宝、赌钱,押宝的人是小林。但是后来的话,小林还是努力劝说过自己离开的。虽说没有成功,但他毕竟做过此事。
有些时候就是这个样子的,你搞不懂人心。人心最难懂,人心与道心相对,成正比,道心越胜,人心越善,道业越深;反之,亦然。
《孟子·滕文公下》:“我亦欲正人心、息邪说、距詖行、放淫辞,以承三圣者。”宋梅尧臣《送怀倅李太傅》诗:“朝骑快马暮可到,风物人心皆故乡。”清姚鼐《仪郑堂记》:“自郑王异术,而风俗人心之厚簿以分。”
《易·咸》:“圣人感人心,而天下和平。”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音辞》:“人心有所去取,去取谓之好恶。”宋叶梦得《避暑录话》卷上:“所谓人心者,喜怒哀乐之已发者也。”明《巡抚登莱右佥都御史袁可立晋秩兵部右侍郎夫妇诰》:“而人心惊扰之后。尤宜坐镇仓皇。”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三回:“掘突奏曰:‘太子当以社稷为重,望早正大位,以安人心。’”
人心这东西又复杂又支离破碎,太多的思绪挤到一起会成乱麻,太多的话挤到一起就成无话,到头来也不过这几个字,诉尽多少人心复杂。
但是交友最看人心,这句话实在不假。朋友如茶,需品;相交如水,需淡。一份好的缘分,是随缘;一份好的感情,是随性。相交莫强求,强求不香;相伴莫若惜,珍惜才久。人心都是相对的,以真换真,感情都是相互的。
陈三之于小林,亦或是小林之于陈三,或许两人并没有觉得两个人之间的关系,可以称作为朋友。或许他说他们两个,都是对方人生中的一个过客也不为过。
但是“过客”这个词未免有些广泛,有些轻浮了。你如何就能从一个人的人生之中,轻轻地来,又轻轻地走呢?你如何就能确保你不会给他人的人生留下来影响和阴影的呢?
或好或坏,先放在一边。若是你不肯将真心与关爱分享给他人,那么你在他的身边轻轻的驻足片刻,便就转身离去就好了。
这样你就不会再伤他的心了,要想相互成为羁绊,那就要承担落泪忧心的风险。
人都是这样的,且不说“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这样的深情,来细数一下有多少“我将真心待明月,奈何明月照沟渠”的故事,又有多少数不尽的“落花有意随流水,流水无情恋落花”的叹惋情愫。
也有人说,不是人心复杂得猜不透,而是这世间教给了我们太多的阴暗面和猜疑,让欲望和嫉妒放出了心中的魔鬼。
其实朋友皆过客,过客也皆朋友。陈三算是已经看开了,他现在已经不责怪小林了,这是太遗憾,刚刚小林悄悄出去的时候,自己没有勇气跟他打声招呼。
有些人,只是我们短暂人生的过客,很快便在我们的记忆中被抹掉。还有些人,却在与我们插肩而过之后,让我们的心为之改变。
相信小林在此之后,永远都忘不了了陈三。陈三也因为这等遭遇而内心或多或少的,有了一些可观改变。
也许他们两个这也算是朋友吧,相互影响,相互救赎。没有了陈三的话,小林则会折在这个岁数,这个劫数将会结束他的一生。而陈三如果是没有遇到小林的话,这会继续进行着碌碌无为的一生。
正是小林的出现,才让他遇到了陆晓阳,遇到了绿衣男子,也正是小林的出现,才让他这个人有了些成长。
虽然说是陈三他替小林挡下了夺命劫,但他们两个的相遇与陈三近日的遭遇更像是陈三的友情劫与夺命劫。也是这次遭遇才让陈三看懂了一些人心。
陈三听到了,耳边传来的陆晓阳的声音。
“既然我们相信生命之中会有过客,那么就善待身边的每一个过客,因为上辈子,他是你早就认识的人,今世来到这个世界,只是为了与你再相见。或来有仇报冤有仇报仇,或是来报你的大恩大德,前世的再造之恩。
无需多想,只需多做。不想那些恩怨情仇,且做那些终身无憾,但行好事,莫问前程。无愧于天地,无愧于自己的心便就好了。世界那么大,与你相遇的人就是多,又何必要去过多的回想他一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