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臣们一致支持太子,太子的呼声一度高涨,这是武媚娘所不愿意看到的情况。
有时候,一个人往往越是害怕什么现实中就越会发生什么。
武媚娘一直担心着太子等诸多皇子们的长大会对自己造成威胁,不料事情还是发生了,就是这样光明正大地发生了。
这也是武媚娘所必然要经历的一个事实,是不可能随随便便更改的。
尽管武媚娘十分想去避免,可是儿子们长大是自然规律,儿子们对于权利的威胁是避免不了的。
武媚娘有些执拗,丁瑜洲屡次劝说,但是效果甚微,似乎对于权力的追求和追逐已经成了武媚娘内心中最本能的追求和情结。
丁瑜洲在日常与武媚娘的相处交谈之中,言语之间,能够看清武媚娘内心的这份不安。
可是就算如此,丁瑜洲实在没有法子,也无法从史书中找到规避之策,因为这是历史的必然。
还是那句话,儿大不由娘,儿子大了就要剥夺皇家的权利,这是自古以来所有朝代都会发生的事情。如此情况就像清朝末年光绪与慈禧的关系,此消彼长,此长彼消。
现在人家李弘的所作所为深得全国民心,所以一度之间,武媚娘的存在就显得很尴尬,也很被动,她只能以退为守。
表面上,武媚娘与皇帝李治并称二圣,还有一个响亮的名号,天皇和天后,但是所有的诏书仍然要以天皇的名义对外发布,天后除了发表一些言论,权力范围仍然仅仅只是限于后宫,作为六宫之主的权利而已。
目前她还不能够名正言顺地颁发圣旨,实施她心中所思所想的政策。
如今天皇是高大愣假扮的,对外宣称病情加重,天皇无法理政,所以大事小情都由负责监国的太子来决断做主,武媚娘这位天后显得有些多余,她只能暂且隐忍,做出让步,以退为进。
这也是一种必须做的事情,因为别的没有什么好法子,丁瑜洲的话让武媚娘深感意外,同时也让武媚娘看清了局势,更加坚定了内心深处的判断。
丁瑜洲的原话是这样说的:“你大可暂时放下一些权利给予太子,太子毕竟年轻,经验不够老道,在处理朝政方面肯定日后会生出许多错来,如果错误严重,到时你大可以训政的方式参与,如此名正言顺也够让那一帮群臣无话可说。
武媚娘不忍心,半信半疑,仍然不解其意地问道:“那万一他一直没有什么错处,又该如何?这时间有多长有多短呢?”
从武媚娘的话里,丁瑜洲知道武媚娘不愿意交出自己的权力,不愿意舍弃自己得来的这份辛劳成果,对于权力的掌控权是不愿意轻易放弃的,所以丁瑜洲明白并劝说道:“这点,你大可放心,太子年纪轻轻,就受到这般奉迎,不是好事情,他不像你经历风霜雨打,经历大灾大难,太子还是稚子,所以大可不必担忧,放心便是。倒是你要注重后宫之事,不要让这后院再生出事端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