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瑜洲站在大明宫宣政殿的最前方,脸色阴沉又难看,一张俊朗的脸蛋不似平日那般轻松潇洒,目光凝滞,只盯着宝座,也是一言不发,显然他在为当前的事情表示忧虑,显然他也知道了大臣们所议论之事。
大臣们低声议论,不敢过度张扬。
百官之首的丁瑜洲不发言不表态,静静等待着武媚娘的到来,等待着武媚娘做出最后的决定。
丁瑜洲在等待之余,不由得感叹,原来这件事情终究还是发生了,该来总要来,似乎是躲不过去的,似乎也是无法改变的。
贺兰敏之诱奸了准太子妃!
如此惊天消息简直亘古未闻,犹如惊天霹雳,顿时传遍了整个长安,此时已经成为街头巷尾议论的舆论话题。
武媚娘已经晚于平时,尚未亲临宣政殿,其实在后宫之中的她也知晓了此事,正暴跳如雷,掀翻了胭脂水粉,踢倒了月牙凳。
此事究竟是怎么发生的呢?丁瑜洲觉得存在蹊跷,之前他已经建议武媚娘派人严密看守,却为何又发生了这样的事情,为何能够让贺兰敏之与准太子妃见面呢?
这是丁瑜洲所格外想不通和看不透的。
不光丁瑜洲疑惑,就连武媚娘明明派出御林军和宫女太监尽全力保卫杨府,却为何发生了这样的丑闻呢?
疏漏到底在何处?
好像没有人说得清,丁瑜洲的直觉告诉他,此事件没有史书所记载的那么简单,也没有实际看起来的那么简单。
丁瑜洲就这样想着,他甚至想象出了武媚娘听到这个消息之后暴跳如雷、花容失色的震怒表情,他幻想着,就在他心隐隐作痛的时候,武媚娘走入了宣政殿。
天后步入大殿,大臣们纷纷收敛心情,屏气凝神,全都肃立。
武媚娘的脸色恢复了常态,看上去状态很平静,不露任何表情,似乎依旧是吃得香睡得好,精神极佳。
天后武媚娘在宝座上坐定,按照常规套路出牌,询问众臣当下可有大事发生?
众臣按照程序汇报并及时提出解决措施,武媚娘听后觉得都不是什么大事,一一发布命令办理。
各部官员所汇报的事,丁瑜洲提前是知晓的,他也无心去听,甚至有些充耳不闻,完全没有听清楚大臣们与天后说了些什么话,也幸好武媚娘并未征求丁瑜洲的意见,也并没有让丁瑜洲发表看法,因为这些事她可以游刃有余处理,可以自行决断。
好在这些日子来,大唐渐渐恢复了平稳,国政也慢慢理出了头绪来。边疆战事趋于平稳,已派出的将军们士兵们镇压了叛乱,各州府的天灾水患也都纷纷得到了救济。各种突发事件的处理方法、解决措施均已到位。
再者说,这些都是常规工作,也用不到丁瑜洲的帮助,丁瑜洲一直在思考如何提起准太子妃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