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实摇摇头,不赞同的说道:
“我觉得不大会有人愿意冒这个险。这东西是好是坏谁也不知道,咱们对他们说会收购,收购的价格如何?他们又凭什么信任我们,空口无凭。
再说,就算我们真的兑现承诺收购百家手中的番薯,届时,若广丰县的百姓都种人番薯,而且大丰收的话,我们又没有那个实力吃下着么多番薯,光是运费就够呛的。”
贾实说的这些都是事实,这些细节其实才是成败的关键。她冷静的坐下细说,谁都看得出她在动脑子,一时间,就连躁舌的林七也安静下来,不敢打扰到她思考。
突然,她想到以前烟草公司和农民签定的烟草收购合同,那个好法子她完全可以借鉴。说道借鉴,她又想到现代国企也是可以借鉴的,思路一旦打开简直就是当都当不住。
她眼睛发亮,自信满满的又说道:
“贾叔说的问题我都考虑清楚了,您看我这样处理行不行?
首先,我们与百姓签点收购文书,这文书上必须写清楚收购的番薯品级及价格,也就是说,给番薯分等级,好的价格是多少,不好的又是多少。这样又公平,又能保证双方利益,防止有人以次充好,毕竟我们的目的是授之以渔,而不是养一群巨婴。
而这份收购文书上必须写清,每一户有多少的收购量,然后大致算下来,整个县有多少户种植,我们最多能吃下多少,量力而行。这样,既能保证若有丰盛,我们吃不下那么多番薯的风险,也能给予他们最基本的变卖成钱的保证。
而签这份文书时,为表示我们的诚意,我们可以适当的提前支付这些钱给这些百姓。一来显示我们的诚意,二来此时正是荒灾严重的时候,提前支付他们钱也可以缓解缓解官府和百姓的压力。
当然,就算这样,他们也不一定会相信我们,可是我们也不会相信他们,毕竟,小众农民也不一定全是良民。所以,我们就得找一个双方都信得过的人。”
“这个我知道,找官府最有说服力。”林七听到激动处,情不自禁的就脱口而出。他打断了易晴空的话,贾实、梁田和桑洛无一不向他投来责怪的眼神,只有易晴空笑着鼓励他,便对她竖起了大拇指。
“聪明,就算官府。这份文书上,我们必须要加上一个官府的印件,而且每一份文书都有一个标号,一式三份,少了这个我们其中之一这份文书就不奏效。这样,就能防止文书作假。
而且,这样一份文书对于我们双方来说都是有保证。当然,印官府的大印,就相当于官府做担保,所以,官府该有的好处是必须给的。而这份好处该怎么给我到有些拿不定主意了,有两种方案,你们听听哪一种好。
第一种直接分给官府干股,从我看从事的番薯生意中的纯利润中抽气一部分给官府。这样我们的好处便是可以得到官府的庇佑,也不会害怕商业之间的阴损手段。而官府可以得到更多的银钱收入,可一旦陷入商业之间的竞争中,官府人员就很难保证不贪。
第二种就是我每签一份文书就给官府一笔钱,就当做官府做担保的费用。这样的话,我们得不到官府特殊的庇佑,却能付出少量的银钱。而官府盖个章,收钱就可以两清。当然,若我们与百姓发生扯皮之事,官府还是要出面调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