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灼灼“
“慢着!“
只两字,便被苏子戎厉声打断。
他神情有些不自然,却若无其事道:“即染病,便不必行令了,还是吴小姐来“
“不必!“
长曦坦然自若,却一阵心酸。
这是三个月来他同自己说的第一句话
“长曦胸无点墨,好容易记得一句,又不愿饮酒被罚,当是按着规矩为好。“
“说了便是!“李长暄不明苏子戎此举是何缘由,顿觉恼怒,“酒令官可无权决定这些!“
长曦苦涩一笑,不论苏子戎再如何出口相阻,终是缓缓地一字一句道:
“灼灼几愿愿得偿,殷殷暮念念归觞。“
“这是我要说得!“吴悠拍案起身,这才懊悔不及,明白了方才苏子戎为何非要自己来接这一句。
转而看向祁殷。
他神情呆愣地盯着长曦,双唇微张,右手紧握膝上的外衫,惊喜之余更是极力地控制着自己,以免有何冲动的行为。
是她
竟然是她
祁殷不觉微微一笑,笑容发自内心最柔软之处,并未有一丝伪装。
而那夜灯塔之上,接住自己那盏天灯之人,竟早已近在眼前
此刻,苏子戎攥紧拳头,余光留意着祁殷的一举一动,眼神冰冷异常,直叫身旁的赵怀瑾见了下意识退后几步。
何为弄巧成拙。
这便是了。
“这诗是该我说得!“
吴悠反复几遍,遭祁殷与苏子戎视若无睹,却叫长曦连声歉了起来。
“我并非有意只是偶然从一天灯上读来,不知这是小姐所作“
“这也是我要说得!“吴悠急了,在原地跺着步子,“你不许再说了!“
这话,原都是苏子戎方才教自己的。
她此时脑中只有苏子戎那一问:
想引祁殷注意吗?
可惜事与愿违。
这话偏叫旁人说了出来。
而那人,偏又正是当事人
长曦不明吴悠何意,咬着下唇再不敢出声,李长暄见长曦如此被欺负,立刻声讨了起来。
“这兴乐殿何时轮到吴小姐做主了?竟如此口出狂言,真是闻所未闻!飞花令本就是『吟』诗助兴而已,敢问方才行令之人,有哪句是自己所作?怎么到了吴小姐身上,便生生要叫人住口了呢!?“
“我我不是那个意思“
吴悠结结巴巴地百口莫辩,一时不知如何是好。
“那是何意?“李长暄不顾长曦劝阻,讥讽道:“小姐连自己说得话转眼就忘吗?“
话毕,吴悠眼眶顿已含泪,李长暄见状只得收敛几句,却并未道歉。
而此时,苏子戎竟却忽然抑制不住地愤然离席。
众人皆窃窃私语,这个助兴行酒的飞花令便作罢了。
长曦因苏子戎的反应顿时僵在原地,不明自己究竟做错了什么,心如五味杂陈。